科技日報訊 (通訊員張艷禾 張曉鵬 記者李麗云)記者近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獲悉,該所動物病原監測與分子流行病學創新團隊,發現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的自然重組毒株,對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流行病學研究、疫病防控具有重要意義。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病毒學雜志》上。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引起的,以妊娠母豬流產、死產、弱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礙及各年齡階段豬的呼吸道癥狀和高死亡率為主要特征的傳染病。該病于1987年首次出現在美國,此后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傳播。1996年我國首次分離到該病毒。
哈獸研副研究員安同慶介紹,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容易發生遺傳變異,給該病的流行病學和防控研究帶來很大阻礙。2006年,我國大面積暴發高致病性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給養豬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此后十年間,哈獸研動物病原監測與分子流行病學創新團隊對我國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的流行病學開展了持續大量的監測工作,發現了輸入性北美毒株與本地流行株發生自然重組現象。此種情況在傳染病流行病學上實屬罕見。
哈獸研動物病原監測與分子流行病學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蔡雪輝介紹,研究成果對開展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流行病學監測,制定有效疫苗防控策略,防止和遏制輸入性北美毒株及其重組毒株的進一步流行和擴散提供科學與臨床指導建議。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