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非洲豬瘟疫情對生豬養殖業的影響將逐步趨弱,正常情況下,預計生豬產能到2020年底可基本恢復至常年水平的80%以上,2022年基本恢復到2017年正常水平。”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袁龍江今天在解讀《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0》(以下稱報告)時給出這一數據。
報告提到,受到非洲豬瘟影響,2019年全國生豬產能大幅下滑,豬肉產量4255萬噸,同比下降21.3%,豬肉進口量增加至210.8萬噸,同比增長75%。
袁龍江告訴記者,我國生豬產能恢復受到非洲豬瘟疫情、新冠肺炎疫情、進口關稅調整、中美貿易談判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根據報告,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導致屠宰場關閉,飼料、仔豬、生豬和豬肉運輸困難,生豬生產周期受到影響。中國農業產業模型的模擬結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2020-2022年豬肉產量比無疫情的情景下降2個百分點,豬肉供需缺口擴大。
不過袁龍江表示,2020年豬肉進口關稅暫時下調政策將有利于增加豬肉進口,預計增長40%,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國內豬肉供需矛盾。綜合考慮新冠肺炎疫情和豬肉進口關稅下降影響,2020年,豬肉進口量將可能接近400萬噸。
報告建議,堅持“兩疫”防控和生豬穩產保供兩手抓,加強技術指導提高能繁母豬的繁殖效率,加快生豬產能恢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