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牽頭、2008年開始實施的綠肥行業專項獲得“十二五”較大強度的滾動支持。日前,國家啟動了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綠肥作物生產與利用技術集成研究及示范”“十二五”工作。
據了解,綠肥行業專項是我國首批啟動的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中的三大肥料項目之一。綠肥項目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區,“十一五”期間,搭建了覆蓋全國的綠肥研究及應用示范平臺,儲備了豐富的綠肥作物種質資源,研究集成了適宜主要生態區的綠肥生產利用技術模式,并且在綠肥應用區域、利用途徑等方面有較大突破。
項目首席專家曹衛東研究員說,農業部高度重視耕地質量建設,目前正在大力實施有機質提升戰略,這是一項為將來留下良田沃土、造福子孫后代的前瞻性計劃。發展綠肥作物是其中重點應用的技術措施之一。在財政部的大力支持下,農業部正在開展補貼試點工作,對利用空閑土地發展綠肥生產的地區進行補貼。
曹衛東說,“綠肥作物生產與利用技術集成研究及示范”項目創新集成的稻田冬綠肥作物輕簡化播種及種子繁育、綠肥氮和稻草碳互濟調控土壤碳氮、南方稻田冬綠肥—水稻高產高效生產、華北生態保護型糧棉復種綠肥生產、玉米前期間作針葉豌豆等技術將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這些技術對耕地生產能力穩定提升、農產品質量持續改善等具有重要意義,能為實現用養結合、高效低耗的清潔健康農業生產體系提供技術支撐。
在“十一五”的基礎上,綠肥項目“十二五”將繼續以南方稻區、西南旱地、西北干旱區、黃淮海地區為主戰場,延伸至具有巨大潛力的經濟林果區域,開展大規模的技術集成研究及示范。
據了解,我國可以發展綠肥的面積約7億多畝,潛力巨大。綠肥是純天然的有機肥源,能夠提供養分、合理用地養地、部分替代化肥、保障糧食安全,并且有強大的固氮吸碳作用。對于解決當前引人關注的環境問題、糧食安全問題和食品健康問題,綠肥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專家認為,項目的順利實施,對于國家恢復和發展綠肥具有重要引導作用,對于扭轉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綠肥科研及生產沒有得到應有重視而導致的人才斷檔、種質資源缺乏、種植極度萎縮的局面具有重要意義。(龍九尊)
分享到
[科學時報]提升耕地質量 綠肥行業專項在行動
發布時間:2011-04-23
|來源: 《科學時報》2011年4月18日|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