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實用農技 送到田頭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堆齊牛錄鄉佛營村,地里的冬小麥長勢正好。“今年,咱伊犁州的小麥單產創出新紀錄,我盼著27畝麥子明年還能豐收!”種植戶張國軍說,“這些天,技術員到地里來教我們科學管理,為的是讓麥子安全過冬哩。”
近兩年,伊犁州通過推廣良田良種良機良法,實施糧食單產提升工程,效果顯著。今年7月,小麥產量實打驗收,伊犁州冬小麥百畝、千畝、萬畝連片,都創下高產新紀錄。
藏糧于地。察布查爾縣孫扎齊牛錄鎮阿帕爾村村民羅俊杰說,從幾十畝、幾百畝到現在幾千畝連片,大馬力、智能化農機“跑”起來,耕、播質量高,精細化田間管理和采收,損失更少了。截至目前,伊犁州已建成高標準農田604.19萬畝。
藏糧于技。“這片玉米是新品種,試種了600畝,預計單產能達到1400公斤。”阿帕爾村村民婁廣威滿臉欣喜。
伊犁州重視良種繁育,引進了先正達、隆平高科等大型制種企業,全州制種企業達12家,選育引進新品種72個。2023年冬小麥種子商品率達68%。
農技送到田頭。“以前憑經驗種,遇到問題全靠自己摸索,現在每到莊稼生長的關鍵節點,專家來地里指導,治蟲治病及時有效。”婁廣威說。
伊犁州農業農村局引進中國農業科學院、新疆農業科學院的專家團隊開展農業生產技術指導服務。專家團隊因地制宜編寫的《伊犁河谷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方案》,成了當地種植戶喜愛的操作指南。
“農戶們熱衷于學習農業技術,我們農技人員得努力加油干。”伊犁州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金斯努爾·巴比西介紹,州縣兩級有1517名農技人員下沉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指導服務。
伊犁州黨委書記楊秀理表示,“大面積單產提升是糧食生產綜合水平提升的直接反映,下一步我們要在政策、用水、機械、科技等保障方面綜合施策,全環節、全過程挖掘單產潛力,推動形成‘多技術集成、大面積普及’均衡增產的格局。”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