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科技日報]“中棉所60”畝產突破千斤
與綠豆、西瓜、甜瓜和大蒜等套種,每畝凈收入可增加15%—45%
發布時間:2011-09-22
|來源: 《科技日報》2011年9月22日|作者:李禾
本報訊 (記者李禾)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9月20日宣布,國家棉花產業體系渭河試驗站邀請我國棉花相關領域專家,對陜西省大荔縣黃河灘高產創建示范田核心區種植的100畝“中棉所60”示范田進行了實地測產,平均收獲密度3532株/畝,總棉鈴數97483個/畝,單鈴重6.1克,按照0.85系數折算,籽棉單產504千克/畝,首次突破千斤大關。
據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荔縣棉花生產辦公室在今年“千斤棉”創建活動中,選“中棉所60”為創建品種。專家組認為,大荔縣示范項目中,千斤棉高產效果顯著,并形成較為完善的轉基因抗蟲棉輕簡化高產栽培技術規程,為棉花均衡增產提供了技術支撐。
種植示范戶張有才說,“中棉所60”的特點為棉桃大,呈卵圓形,中后期生長勢強且穩健、不早衰;抗病性能好,抗蟲和抗旱性能優于其它品種;結鈴性特強,極易采摘、芽子少而且產量也明顯高于其它品種;栽培管理可以全部機械化,整地、播種、打藥、中耕、施肥等都由機械來完成,降低了種植成本;化肥等調控按照“少量多次”原則,合理使用,促花保蕾增加有效棉鈴數量;適當晚播,增強抗病促壯苗等。
河北省邯鄲市科技局局長李冠軍說,在邯鄲永年縣,“中棉所60”通過與綠豆、大蒜和西瓜等農作物套種,實現了高產高效增收。據中棉所和永年縣科技局組成的調查組統計,“中棉所60”與綠豆、西瓜、甜瓜和大蒜套種,每畝凈收入分別達2956元、5460元、5825元和2665元,比單純種植棉花,農民每畝收入可增加15%—45%。除河北外,“中棉所60”還在山東、河南、陜西、山西等地開展“春棉直播”,與大蒜、小麥等套種,這些不同種植模式的試種示范均表現突出。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揎椪{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