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寧陵精神展館正式開館投入使用,并被認定為該院農科精神教育實踐基地。展館位于河南省寧陵縣石橋鎮梨花橋村,通過1.3萬字、350余幅圖片、近百件實物展品,全方位展現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四代林果專家扎根寧陵、科技助農興農的感人事跡,生動詮釋了“不忘初心、扎根沙地、攻堅克難、造福百姓”的中國農業科學院寧陵精神。
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楊振海表示,中國農業科學院寧陵精神是農業科技戰線的寶貴精神財富,展館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傳承弘揚農科精神的重要里程碑,要充分發揮文化建設的凝心鑄魂作用,激勵全院廣大科技工作者心懷“國之大者”,深入基層,攻堅克難,科研為民,扛穩國家農業戰略科技力量的責任擔當。
據介紹,中國農業科學院與寧陵縣的院地合作有60余年的歷史,四代專家薪火相傳,寧陵梨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種植面積達22萬畝,年產量6.5億噸,年總產值20億元,就業人員6萬余人。
下一步,中國農業科學院將充分發揮產業專家團作用,利用“院部研究所-區域中心-專家團-工作站”的科技支撐體系,持續做好成果轉化和科技服務,特別是圍繞現代果樹經營主體的新需求,提供技術集成示范和多種形式的職業培訓,在寧陵持續打造新時代的果業樣板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