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強調兩條底線?
怎么守好這兩條底線?
昨晚(2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也就是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文件強調,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共八個部分,35項內容,緊緊圍繞兩條底線展開,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指出,當前背景下,守住這兩條底線至關重要:“2021年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外部帶來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明顯增強,再加上疫情的傳導影響,全球包括糧食、資源性產品供給鏈要么中斷,要么這個鏈條越來越脆弱。我們盡管消除了絕對貧困問題,但是我們還有相對貧困問題。所以怎么樣聚焦14億人的吃飯問題,怎么樣防止規模性的返貧問題,這是農業、農村、農民面臨的最重大的問題。把這兩條底線守住了、穩住了,不僅對2022年的‘三農’工作非常有利,也對我們在今年召開黨的二十大也是一個非常可靠的保障。”
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底線。文件繼續強調,穩定全年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針對今年糧食面臨的新情況,文件也做出針對性的指示:“今年我們面臨了幾個特殊的情況,第一個就是極端災害天氣導致夏糧小麥在主產區播種延后,有的還是補播的。再加上今年冬天遭遇了比較冷的天氣,小麥的長勢可能不如預期,關鍵的就看后面的田間管理了。我們也看到中央高度重視。第二個就是我們今年糧食生產在強調穩面積的同時也還在強調結構。當然,我個人覺得我們還是要把滿足老百姓的需要放在首位。穩定單產、穩定總產量,這是我們的目標,核心的還是要抓住供求結構的平衡。今年各個地方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理解中央精神實質,保證面積、保證供給、優化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的一號文件不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專門列出“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的內容,對全國各個地區玉米、大豆、油菜等種植作出具體安排。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王秀東表示,提高大豆油料產能,才能牢牢掌握國家糧食安全的主動權:“我們現在整個大豆的自給率只有14.5%,而且來源集中。大豆的情況比較特殊,一個是20%的出油率,剩下的全是蛋白用,70%多作為飼料蛋白。油料這一塊,我們的自給率在40%左右,由于國內氣候和分布的原因,我們必須要進口。為了我們能自主地保障自己的用油和飼料蛋白安全,所以非常急迫。而且我們到2035年實現基本現代化,我們自己有一些事的自主權還是要掌握自己手里的。”
在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的基礎上
鄉村振興還要做些什么?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題目便是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做好鄉村振興工作,需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文件從完善監測幫扶機制、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守住這條底線的具體措施。
文件提出,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持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縣域富民產業,推動形成“一縣一業”發展格局。在鄉村建設方面,文件強調,立足村莊現有基礎開展鄉村建設,不盲目拆舊村、建新村,不超越發展階段搞大融資、大開發、大建設。嚴格規范村莊撤并。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對此分析:“在整個鄉村建設里面,不是說把村莊合并以后鄉村就振興了,一定要明白的一點就是,村莊本身它是一個歷史的、文化的、制度的和聯建農民各種關系的一個載體。盡管我們現在的城市化率已經達到64%,但是農民跟村莊的這種連接千絲萬縷,并沒有斷。村莊本身的形態到底怎么動?也不是簡單地去模仿城市的這種社區形態,也不是簡單地就把村莊的規模合并到一個人口很大的規模,一定是要隨著農民跟土地、村莊的這種關系的變化,來研究村莊的規模、村莊的形態。”
鄉村振興,除了物質生活的提升,精神文明也要與時俱進。文件提到,防范黑惡勢力、家族宗族勢力等對農村基層政權的侵蝕和影響。依法嚴厲打擊農村黃賭毒和侵害農村婦女兒童人身權利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強農村法制宣傳教育。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農村還是一個熟人社會、是個鄉情的社會,再加上還有一些落后的思想作怪。針對這樣的一個問題,我們一定要推進農村的法治社會建設。怎么樣來讓法治能夠進到農村?我個人覺得我們首先還是要讓我們的村干部要扭轉這個觀念。把領導干部的觀念轉變了,我們才能更好地讓這種法律進到鄉村社會,讓鄉村里面的法治、德治、自治,在黨的領導下一道來完善我們的鄉村治理。”
在抓好農村改革重點任務落實方面,文件指出,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整縣試點。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規范開展房地一體宅基地確權登記。穩妥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此外,文件還特別指出,依法依規有序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何為“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劉守英解釋:“農業的現代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土地要規模化。土地的規模化就是要打破我們現在土地因為權屬問題導致過于碎片化,全域土地整治很重要的是不同類型的土地、不同權屬的土地、不同的政策和不同制度風格的這套體系,未來應該是要統一的,這樣達到成片化、規模化和現代化的土地空間體系和權利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