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寒潮來襲,浙江松陽板橋畬族鄉山區夜間氣溫驟降,出現較為嚴重低溫冰凍天氣。“低溫冰凍天氣會嚴重威脅茶樹的正常生長,輕則導致茶樹萌芽推遲,生長緩慢。重則使茶樹植株體內發生冰凍,造成茶樹凍害甚至死亡。”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呂海鵬博士說道。
作為中茶所派駐板橋畬族鄉的科技特派員,呂海鵬研究員傾注全力,為板橋鄉茶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把脈問診、牽引動力。在板橋鄉茶園受冰雪災害后,呂海鵬第一時間到達板橋指導茶葉冰凍災害防治,馬不停蹄地奔波在田間茶園,查看茶樹受災情況,面對面、手把手地傳授定植茶樹凍害預防措施和受凍茶葉補救措施。
近年來,松陽縣板橋畬族鄉立足自身實際,突出發展需要為導向,通過黨建聯建破解區域聯動難、產業提升難、資源統籌難等問題,走出去補短板、請進來促增收、沉下去助產業,重實踐抓實效,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和諧共創、產業共建、資源共享、抱團發展”的鄉村振興新路子。通過與中茶所開展黨建聯建,中茶所研究員赴板橋開展了80多次課題研究和技術輔導,并時常帶著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土肥管理、病蟲害管理、加工制作等方面的專家,為茶農傳授茶葉種植和生產加工技術要點,協助制定加工戶紅茶加工技術規程,為茶廠的建設、SC認證、加工技術及產品研發等提供咨詢建議,先后組織開展了茶苗選育、茶園管理、茶葉加工、茶葉生產關鍵技術等實用技術培訓20多場,培訓人次達1600人次,每年定期給茶農和廠家贈送科技圖書資料、掛圖等1000余冊。在專家團的指導下,板橋畬族鄉采用栽培技術改良、品種優選等方式,推出“崇覺羅漢茶”“板橋野山紅”等具有特色的歷史名茶產品。同時,板橋畬族鄉積極推進有機茶園轉化,截至目前,已建成500余畝有機茶園,有力助推茶產業發展,促進群眾增收。
“在呂海鵬研究員和專家們的指導下,我們升級了茶樹品種,提升了茶產品溢價,一年能多四五千元的收入。”說起“專家團”,浙江省松陽縣板橋畬族鄉板橋村村民蘭海金贊不絕口。
通過深化“黨建+科技”聯建機制,省級科技特派員走進田間地頭,將專業、規范、科學的茶生產和加工技術帶給了茶農和基層干部,為群眾提供了專業技能培訓,為推動傳統茶產業發展和群眾增收奠定基礎,也為基層干部增長了茶產業相關的特色技能,推動了技能型鄉鎮干部隊伍建設,開創了板橋鄉“技”興民富、“技”贏未來的新局面。
除茶產業外,作為松陽縣唯一的畬族鄉,板橋一直有種植畬藥的傳統,畬醫藥文化底蘊深厚。通過與麗水市農林科院建立黨建聯建合作機制,在市農林科院博士團隊的指導下,確定畬藥種植作為板橋鄉新的產業發展方向。另外積極與浙江工商大學食藥質量安全工程研究院開展“黨建聯建校地合作”,建立中藥材產業數字化賦能基地,運用應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為板橋畬族鄉提供全程質量追溯、供需資源對接、線下智能倉儲服務與全景式數據分析服務,通過科技賦能、創新賦能、數字賦能助推板橋畬族鄉畬醫藥產業生態產品價值轉化。
下一步,板橋畬族鄉將繼續推動“黨建聯建+科技下鄉”,讓傳統產業由“苦力型”向“技能型”、由“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推進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切實促進群眾增收增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