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0日,江蘇省海安市孫莊街道夏岔村一種植基地,村民駕駛植保機械在小麥田間作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翟慧勇攝)
中國農業科學院4月28日啟動“青年創新”專項,引導和激勵青年科研人員開展基礎前沿理論與關鍵技術創新,支持一批具有前沿性、原創性、顛覆性、非共識性等科研任務和創新研究。
記者從中國農科院了解到,近年來該院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青年人才成長的制度措施。此次針對35歲以下青年人實施的“青年創新”專項,首批遴選41名優秀人才,提供三年的穩定經費,支持開展基礎性、非共識性研究,推動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中國農科院院長吳孔明表示,建院65年以來,一代又一代人堅守“三農”情懷、堅持不懈奮斗,形成了以“求真篤行、敬農致用”為核心的新時代農科精神。
“回顧農科院老一輩科學家的人生軌跡,一到農忙時節,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出現在田間地頭,躬耕勞作,毫無怨言?!?a >吳孔明說,今年在奪夏糧豐收專項行動中,11個科技小分隊、200多名專家主動請戰,下沉到基層一線,開展科技支撐穩產保供行動?!斑@是對老一輩科學家優良傳統的繼承,是農科精神在新時代的發揚光大。”
吳孔明表示,青年科學家要培養“三農”情懷,走出實驗室和科研院所,走進鄉村農戶和田間地頭,到農業農村一線發現需求、凝練選題、解決問題,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同時,也要有專注長期研究的執著和“甘坐冷板凳”的耐心,要樹立協同攻關、跨界協作的理念,堅持全球視野,在國際相關領域擴大影響力和話語權。
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青年創新”專項成員代表吳小虎表示,此次實施的專項為青年科研人員發展搭建了良好平臺,不僅滿足自由探索、創新性實驗的資金需求,還將不同研究領域的青年學者聚在一起,為實現優勢互補提供了交流平臺,將始終堅持面向世界農業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現代農業建設主戰場、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我國農業技術“短板”,努力做出原始創新,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