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1月2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與貴州省人民政府農業科技戰略合作協議簽字儀式在貴陽舉行。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科院院長李家洋和貴州省副省長祿智明分別代表雙方簽署協議。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貴州省委書記栗戰書、省長趙克志、省委副書記王富玉,中國農科院原院長翟虎渠等出席了簽字儀式。
趙克志在致辭中對中國農科院多年來給予貴州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說,近年來,在中國農科院的支持下,貴州省農業科技事業不斷發展,農業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特色農業和農業產業化不斷加強,有力地促進了貴州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此次科技協議的簽署,標志著雙方的合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必將對貴州現代農業產業的升級、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李家洋在講話中指出,作為國家級農業科研機構,中國農科院在加強與地方農業科技合作、服務地方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方面責無旁貸。他說,中國農科院高度重視與貴州省的科技合作,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先后組織了近10次大規模的科技下鄉活動,專家和科技工作者深入到貴州的村村寨寨,開展科技咨詢和科技服務活動,幫助解決農業生產實際問題,深受貴州各族人民的歡迎。與此同時,中國農科院還派遣了50多位科技人員到貴州各區縣任科技副職,協助指導農業生產,在發展貴州農業生產和特色農業產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李家洋強調,此次省院雙方簽署科技合作協議,就是為了進一步實施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加速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促進貴州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實現由科技引領農業發展的戰略目標。他表示,雙方將以協議的簽署為新的契機,在決策咨詢、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學術交流與信息服務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共同探索新形勢下科技服務經濟、農科教結合的新機制,努力構建布局合理、資源共享、運行高效的農業科技發展新體系,大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為貴州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根據協議,雙方將圍繞貴州省糧食安全、特色優勢產業、山區現代農業發展等重大科技問題,共同組織院士、學者、專家,研究貴州省喀斯特山區現代農業的建設與發展模式,推動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開展貴州省農業科技發展戰略規劃的研究和農業產業技術政策的制定;在生物育種、畜牧良種繁育、節本增效、無害化生產、防災減災,以及動植物重大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精深加工等技術領域開展聯合攻關,重點解決農業產業發展關鍵共性技術難題,不斷提升貴州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在貴州建立現代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試驗示范基地4-5個,優先將其研制的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在貴州省示范推廣;互派科技和管理人員掛職鍛煉,通過開放科研平臺、客座研究和聯合培養研究生、專家講學和學術報告等形式,幫助貴州省培養和引進一批高層次農業科技領軍人才;充分發揮中國農科院在學術交流和國際合作方面的優勢,為貴州省提供相應的支持與幫助,并在期刊信息和網絡信息方面實現資源共享。
院辦公室主任劉繼芳,科技管理局局長王小虎、副局長袁龍江,人事局副局長汪學軍,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萬建民,植物保護研究所所長吳孔明,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長杜永臣、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長王漢中等陪同出席上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