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梅旭榮發布了《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3》。報告回顧與展望了國內外宏觀經濟和農業產業走勢,圍繞產業熱點,聚焦農業強國建設,基于國際比較視角探討農業強國發展的規律特征,繼續聚焦中國農業產業競爭力,多維度構建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分析了中國畜牧業競爭力;基于模型預測從糧食產能提升和全產業鏈減損兩個維度全面研判中國糧食安全的保供路徑。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報告聚焦農業強國建設,系統總結世界農業強國發展的主要特征,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經驗借鑒。
報告指出,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保障畜產品安全穩定供應,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夯實國家食物安全基礎的現實要求,是提高農牧民增產增收能力、滿足城鄉居民動物營養需求的強力支點。報告建議,未來應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重點從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畜種和飼草料對外依存度、提升抗風險能力等途徑發力,不斷提升中國畜牧業競爭力。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報告認為,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主要依靠玉米和大豆,關鍵是科技和政策??赏ㄟ^玉米和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高標準農田建設以及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集成組裝等措施提高玉米和大豆單產,通過糧食作物種植結構調整、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鹽堿荒地開發利用等措施擴大玉米大豆種植面積,多途徑綜合發力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提升中國玉米和大豆自給率。
報告還指出,2022年,中國農業生產保持穩中有進,稻谷產量小幅下降,小麥和玉米繼續增產,大豆油料擴種成效明顯,大豆產量首次邁上2000萬噸臺階,達到2028萬噸,糧食總產量達到1.37萬億斤,增產74億斤。生豬產能處在合理區間,豬肉進口大幅下降,雞蛋產量實現恢復性增長,供需出現緊平衡,蛋價創歷史新高。棉花生產穩中有增,糖料作物產量下降,蔬果供應穩定,蔬菜出口貿易順差增加,水果進口貿易逆差擴大。2023年中國農業生產將繼續向好,大豆油料擴種持續發力,糧食總產量預計將達到1.38萬億斤,棉糖果生產穩中向好,畜產品和水產品供應穩定,豬肉產量將增至5545萬噸。
據了解,今年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第6次發布《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通過深入探討中國農業產業發展新形勢、新問題和新挑戰,定量評估模擬農業政策變化和外界沖擊對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影響,為研判未來農業產業發展趨勢、完善農業產業發展制度安排與宏觀調控提供了重要決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