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報]加速推進馬鈴薯主食產業進程
小小馬鈴薯的身價日益飆升,2015年中央財政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在馬鈴薯優勢產區和主食產品消費潛力區的北京、河北等9個省(市)開展馬鈴薯主食開發試點,創建了一批示范企業,開發適宜不同區域消費習慣、不同消費群體的馬鈴薯主打產品。近日,在全國馬鈴薯主食產業開發任務計劃落實會上,全國馬鈴薯主食加工產業聯盟、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9個試點省與7個重點推進城市,以及馬鈴薯主食化公益性行業專項相關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就為推動全國馬鈴薯主食加工產業聯盟建設與發展,落實2016年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任務進行了深入探討。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有助于培養健康消費理念,打造小康社會主義文化。我國的馬鈴薯產業這兩年風風火火發展起來。以馬鈴薯主食化戰略為抓手和突破口,推動農業結構調整、撬動農業供給側改革,對我國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成效顯著碩果累累
“以國家需求為導向,以營養健康為目標,農產品加工所2年來已經先期成功研發出馬鈴薯饅頭、面包、面條、糕點、米粉、復配米、莜麥面及休閑系列產品等6大系列百余種主食產品,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00多項,制定行業部門與國家標準10余項,在2015年第一代馬鈴薯饅頭、面包、面條和第二代馬鈴薯功能性復配米成功上市的基礎上,研究確定了第二代馬鈴薯饅頭、面包、面條、米粉等最佳配方。2015年中央啟動9省7市試點示范工作以來,各地科研院所、高校、企業也相繼開發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馬鈴薯主食產品,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事業發展形勢良好,已經呈現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可喜局面。”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所所長戴小楓從馬鈴薯主食系列新產品研制、馬鈴薯主食產品防偽檢測技術研發和馬鈴薯主食產品界定3個方面介紹了馬鈴薯主食產品加工技術、裝備與產品研發最新成果。
戴小楓介紹,馬鈴薯主食產品防偽檢測技術研究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采用電泳技術建立了馬鈴薯主食產品定性鑒別方法,鑒別準確、靈敏、快速;采用光譜技術建立了馬鈴薯全粉比例定量檢測方法,檢測準確率達99.75%,為維護市場秩序、強化市場監管、打擊假冒偽劣,保障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事業健康穩定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技術支撐。馬鈴薯主食產品界定研究取得突破。
他強調,如何界定馬鈴薯主食產品,如何對第一代、第二代馬鈴薯主食產品進行界定分類,如何確定馬鈴薯全粉最佳添加量,應綜合考慮營養合理性、生產成本、技術實現難易程度等3大因素,進行優化選擇。通過系統實驗研究和綜合分析,提出了含20%—30%馬鈴薯全粉的主食產品為第一代馬鈴薯主食產品,含45%以上馬鈴薯全粉的主食產品為第二代馬鈴薯主食產品;馬鈴薯饅頭、面包、餅、糕點、餅干等發酵類主食產品的馬鈴薯全粉占比以不低于30%、不超過55%為宜,馬鈴薯面條、米粉等非發酵類主食產品的馬鈴薯全粉占比以不低于20%、不超過50%為宜;與第一代馬鈴薯主食產品相比,第二代馬鈴薯主食產品的價格相對較低,營養也更加合理均衡,更符合或接近人體代謝的營養需求。
計劃任務落在實處
馬鈴薯主食加工產業聯盟秘書長、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張泓就2016年聯盟工作計劃和任務分解進行了安排,中國農業科學院薯類食品加工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研究員木泰華對2016年馬鈴薯主食產品開發工作任務及分工進行了部署。光華博思特營銷咨詢機構總經理、聯盟品牌建設與推進委員會主任委員韓志輝做了題為“馬鈴薯產業品牌價值戰略”的報告。與會代表介紹了各自馬鈴薯主食化工作進展,交流了在企業管理與生產中的經驗與看法,紛紛表示愿在全國馬鈴薯主食加工產業聯盟的帶領下,加快落實國家馬鈴薯主食化戰略,全力推進我國馬鈴薯主食產業進程。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所牽頭組織了馬鈴薯主食產品成果展示與交流活動,全國22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參展,共展示了6大類154種最新研制的馬鈴薯主食產品讓與會者大開眼界。
針對2016年馬鈴薯主食產業開發任務計劃,戴小楓強調,要認真落實“四個一工程”,即每個參加單位和聯盟成員單位要以自身為主扶持一個省級龍頭企業、參與建設一個食品工業園、建立一個產業示范區、幫扶一個貧困村,加快實現馬鈴薯主食化對產業發展和實現小康社會的作用;四是加強聯盟管理與制度建設,成員單位要積極響應聯盟號召,主動參與活動,聯盟秘書處要修訂章程,對不參加活動的成員單位要實行一票否決制和退出制,做好馬鈴薯主食化科普宣傳工作,每個聯盟成員單位有義務、有責任在當地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通過進學校、入社區、設立馬鈴薯主食化宣傳日、發放科普宣傳冊等方式,積極推動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事業。
業內人士表示,參加單位和聯盟成員要緊扣時代脈搏、更新觀念、解放思想、尊重規律、開拓市場,要將每個產品經過市場與心理分析、買點差異化精細定位、系統設計、統籌包裝后再推薦給特定的市場對象,結合互聯網+、網絡金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歷史機遇,創新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通過品牌策劃與價值鏈塑造,加速推進馬鈴薯主食產業發展。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