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稻研究所把“揭榜掛帥”深入到科研和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在競爭性項目申報、重要崗位遴選等各個方面,以開放的姿態擁抱有能力、有活力、能科研、善管理的人才,充分發揮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使課題組管理更加高效,研發項目的攻關迅速推進。
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胡培松院士與6位項目主持人簽訂任務書
中國水稻研究所重點研發項目的“揭榜掛帥”,是一種以國家和水稻產業重大需求為牽引、以激活內部競爭動力為手段、以突破性目標績效為導向的項目組織方式。近年來,競爭性項目申報難度越來越大,一些面向農業產業的應用型學科和交叉融合的新興學科難以獲得項目資助。針對這樣的問題,2020年10月,中國水稻研究所聚焦水稻科學前沿、育種核心材料創制、智能裝備與新型農化產品研制,以培育重大成果為目標,自籌經費1800萬元,制定《所級重點研發項目管理辦法》,立項實施了所級重點研發項目。遵循“重點聚焦、統籌推進、轉化導向、突出績效”的原則,重點資助基因編輯與無融合生殖研究、重大應用前景不育系和骨干親本創制、智能農業裝備與技術創新、新型農業物化產品研制等6個具有重大苗頭性成果產出方向和領域。
8位兩院院士為中國水稻研究所學科優化把脈會診
確定研究方向和領域之后,采取“揭榜掛帥”的方式啟動申報與遴選工作,經過專家評審,獲得資助的項目主持人,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杰青獲得者,有海外引進的農科英才,也有剛剛通過評審的副研究員,還有一位優秀的編外人員,項目選拔不再惟職稱惟論文,而以是否符合國家需求,是否符合學科定位,是否具有重大培育成果為評價標準,讓一批年輕人脫穎而出,并給予穩定支持。旨在打破現有團隊壁壘,組織青年骨干成立專項攻關團隊,著力培育特色學科和新興學科,打造學科新增長點。
學科設置與崗位調整的“揭榜掛帥”,是一種求賢納才的用人導向。中國水稻研究所自建所以來,在老中青一代一代科研人員的接續奮斗下,在種質創新、新品種選育、綠色高效技術研發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但是近年來,水稻所課題組小而全現象突出,存在研究方向重疊、主攻方向不清晰、研究邊界不明確等現象,可持續競爭力不強,創新文化需要重塑。
為此,2020年8月,中國水稻研究所組織召開學科發展戰略研討會,邀請多位農業領域院士會診,明確學科定位、校準科研方向、優化學科布局。隨后相繼制定《課題組管理辦法》、《學科優化與課題組調整方案》等一系列“揭榜掛帥”的崗位管理辦法,并啟動新一輪課題組設置與課題組組長競聘工作。根據院士對課題組的考核評估,實行15%的末位淘汰和優化整合,規定課題組成員不少于5人,課題組從36個減少到30個,團隊規模得以擴大,組織架構得以優化,研究方向更加聚焦“四個面向”。經過新一輪課題組長遴選聘任,現任課題組長平均年齡41.8歲,比調整前降低9.3歲,40歲以下課題組長占50%,在競爭性項目申請等方面表現良好、堪當重任。新一輪課題組長遴選聘任后,所科研管理部門新建了一個工作群,取名叫做“后浪”,寓意為“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在這個工作群內,大家一起交流科研項目進展,組織科技成果申報,發布各類科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