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土壤消毒防治中藥材郁金土傳病害的現場觀摩會在海南臨高縣透水村舉行。此次觀摩會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聯合主辦,旨在探索和實踐高效的土壤消毒技術,以保障中藥材郁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并推動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中藥材郁金有行氣解郁、破瘀、止痛的功用,其對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毀滅性土傳病害枯萎病導致的連作障礙一直是中藥材郁金生產中的一大難題,嚴重影響了相關藥品生產原材料可持續供應。此次觀摩交流會,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土壤有害生物防控創新團隊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土壤消毒技術在中藥材郁金生產中防治土傳病害的應用效果:在處理區域郁金長勢健壯,而對照區幾乎絕產,現場結果顯示土壤消毒技術有效控制了枯萎病的危害。
↑觀摩交流會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觀摩會上土壤有害生物防控創新團隊資深首席科學家曹坳程研究員介紹了土壤消毒技術原理與其在郁金上推廣應用歷程:土壤消毒技術是采用熏蒸劑在作物種植前處理土壤,熏蒸劑進入土壤后氣化,氣體熏蒸劑通過土壤中孔隙擴散分布到病原物所在位置,有效壓低土壤中病原物數量后再補充有益微生物,快速恢復土壤健康。
土壤有害生物防控創新團隊在郁金上除了應用傳統熏蒸劑棉隆外,還創新性地將仿生農藥乙蒜素作為土壤熏蒸劑應用,其對枯萎病防控效果顯著,有效改善了生產中熏蒸劑品種缺乏局面;2023年在海南臨高縣透水村開始進行示范試驗土壤消毒技術,2024年應用面積擴大到3000畝,為破解枯萎病引起的連作障礙及保障郁金為原材料的中藥可持續生產提供了解決方案。
此次觀摩會的舉辦,將進一步推動土壤消毒技術在中藥材生產中的應用和推廣,從源頭預防土傳病害的發生,提高中藥材產量和品質,尤其為倒茬輪作困難的中藥材生產園區解決土傳病害導致的連作障礙提供了新的思路,也為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主管部門人員、農技人員、種植大戶及相關企業60余人參加了此次觀摩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環境友好的土壤、糧食熏蒸處理新技術及產品”和海南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土傳病害的高效防控及耕地質量提升技術研究與示范”共同資助了土壤消毒技術海南本土化創新與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