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該院鄭州果樹研究所西甜瓜栽培與生理團隊,解析了西瓜果實發育過程中決定口感的關鍵因素糖和有機酸的變化規律,鑒定了控制糖和有機酸代謝的關鍵基因網絡,為西瓜品質育種提供了理論依據。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園藝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等學術期刊。
團隊首席、中國農科院鄭果所研究員劉文革介紹,西瓜果實的發育和成熟過程中,糖和有機酸含量決定其口感,而“我們平時吃不出西瓜的酸來,是因為其中有機酸(包括蘋果酸、檸檬酸等)含量很低”。
團隊利用甜味西瓜“203Z”和其近等基因系的酸味西瓜“SrW”為材料,通過轉錄組和代謝物數據的WGCNA分析尋找與糖酸代謝共表達的基因和基因網絡。鑒定了3個基因表達網絡,包含2443個基因與西瓜果實中糖酸代謝高度相關。通過顯著性和qRT-PCR分析,篩選到了7個參與西瓜果實糖酸代謝的關鍵基因。其中,Cla97C01G000640、Cla97C05G087120和Cla97C01G018840為糖轉運蛋白;Cla97C03G064990是一種蔗糖合酶;Cla97C07G128420、Cla97C03G068240和Cla97C01G008870與蘋果酸和檸檬酸高度相關,為蘋果酸和檸檬酸轉運蛋白。將這些基因在自然群體中進行驗證,結果表明這7個基因的表達量與西瓜果實中的糖酸含量呈顯著正相關。
按照這一原理,育種家可以培育出跟人們的慣常認知完全不同的西瓜。劉文革透露,事實上,相關的育種工作已經進行了十幾年,“像柑橘、蘋果一樣酸甜可口的西瓜”上市,“也不會太久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