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制定的國家標準《牦牛生產性能測定技術規范》(標準號GB/T 43842-2024)正式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告[2024年第1號])。該標準將于2024年10月1日起實施。
牦牛生產性能測定旨在評估牦牛個體特定經濟價值的某一性狀的表現,是牦牛育種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環。該標準詳細規定了牦牛生產性能測定的基本要求、測定項目、記錄與檔案,規范了牦牛品種選育過程中的性能測定內容與方法,是推動牦牛科研、生產、教學規范化、標準化實施的重要措施。
我國作為牦牛主產國,現有2個培育品種和22個地方品種或遺傳資源,主要分布于青海、西藏、四川、甘肅、新疆、云南等六省區的高寒牧區。由于其分布區域廣且各地地理生態條件、草地類型、飼養管理水平、選育程度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存在差異,導致牦牛在體型結構、外貌特征、生產性能和利用方向等方面表現出多樣性。
該標準的發布與實施為牦牛生產性能測定提供了科學、系統和規范的測定內容和方法,為牦牛育種和生產提供了全面可靠的信息,也為牦牛品種選育和聯合育種提供了有力保障。
《牦牛生產性能測定技術規范》。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