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多地出現高溫、強對流天氣等不同氣象情況,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正值播種期或苗期,受天氣影響較大。為保障各地農作物的生長和發育,中國農業科學院多個專家團隊走進東北地區、山東省、河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地多個田間地頭,在地里展開調研,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和科技幫扶。
關注糧食作物的出苗和生長
夏至已過,東北地區的春玉米已經全部完成播種,陸續出苗。
中國農業科學院玉米產業專家團團長李新海正在吉林市、綏化市進行實地調研。在吉林市農業科學院試驗基地和玉米轉基因試點區,李新海關注玉米生產、種植和出苗現狀,并針對當地環境和玉米生產特點等問題進行技術指導。李新??疾旌蟊硎?,應該加強玉米試驗田間布局和試驗示范,進一步推動東北地區玉米生產發展。
中國農科院玉米產業專家團在東北地區玉米地調研。受訪者供圖
東北地區的大豆也正值苗期,中國農科院大豆產業專家團注意到,近期東北地區陰雨寡照時間增多,氣溫偏低,對苗期大豆的生長極為不利。專家團表示:“受陰雨天氣影響,黑龍江大部分地區氣溫較低,目前來看,黑龍江大部分地區大豆的發育總體上較常年偏晚兩到三天,極個別地區大豆生長出現凍死現象。”
針對黑龍江地區大豆苗期的生長問題,中國農科院大豆產業專家團提出應對措施。專家表示,應該在天氣晴好后盡快采取趟地松土作業,提高耕層溫度,促進大豆恢復生長,并且做好苗后除草工作,防止形成草荒。
經濟作物夏季需注意抗旱減災
夏季氣候多變,全國多地出現強對流天氣或者干旱情況。五月下旬以來,新疆南疆喀什、阿克蘇地區就陸續出現大風、短時強降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對局部棉花生產造成影響。
中國農科院棉花產業專家團在莎車縣、麥蓋提縣等地棉田現場了解棉花受災情況。受訪者供圖
中國農科院棉花產業專家團走進莎車縣、麥蓋提縣等地棉田現場,了解棉花受災情況。棉花屬于經濟作物,種植和生產影響著棉農當季的收入。中國農科院棉花產業專家團注意到,新疆南疆棉花均已現蕾,強風和冰雹等災害天氣不僅導致棉花葉片損傷,還造成了棉蕾脫落。專家建議,棉農應及時噴施葉面肥和化學調控劑,有條件的棉田應提早進行滴水施肥,以促進棉花快速恢復生長,同時加強病蟲害預防,為后續棉花開花結鈴奠定基礎。
六月以來,連續的高溫天氣,導致我國黃淮和長江流域夏播花生主產區遭遇嚴重干旱。中國農科院油料所花生遺傳育種團隊專家廖伯壽、雷永、陳玉寧等人在湖北襄州、河南正陽等地進行考察,并指導農戶進行花生機械一體化搶墑播種、抗旱減災等工作。
為提升油料產能,專家針對氣象條件和生產要求提出措施,告訴農戶已播種的花生田應該盡快灌水,采用噴灌避免漫灌造成除草劑危害,時刻關注天氣預報,選擇合適時間“干播等雨”。專家提醒:“如果6月25日前依舊不適宜播種花生的地塊,可以考慮改種大豆和芝麻等生育期相對更短農作物?!?/p>
技術方案助力果樹減損保產
六月的高溫天氣同樣影響著果樹生長。六月下旬,中國農科院果樹瓜類產業專家團在山東調研發現,釀酒葡萄蓬萊產區因為持續的高溫少雨,樹體生長緩慢,果實膨大速度受影響,又因為突降大雨,果實快速吸水導致裂果。
中國農科院鄉村特色產業專家團在山東環渤海特色果樹產區提供技術指導。受訪者供圖
專家表示,為應對此類旱情的不利影響,葡萄種植時應該選用抗旱砧木,采用滴灌、滲灌、交替灌溉等節水灌溉技術措施,科學灌溉,“還要加強病蟲害防治。因為干旱發生后,病蟲害會頻繁發生,蟲害發生后,植株產生的新鮮傷口,又會迫使植株水分流失更快。”
中國農科院鄉村特色產業專家團特色果樹組同樣關注到了特殊天氣下各地果樹的情況。六月下旬,專家們到山東濰坊、煙臺等地開展技術指導,對環渤海特色果樹產區的旱情進行災情評估。
“要提高果樹對于干旱災害的綜合防御和災后自救能力,降低生產損失?!睂<遗c果農密切交流,提出了果園生草覆蓋農藝抗旱、滴灌微噴工程抗旱、抗蒸騰劑化學抗旱等技術方案。
走進田間地頭是農科院專家團隊的日常。農科院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在各地開展調研和技術指導,有助于科研成果落實,能切實保障農戶利益,“我們的專家團每季都會駐扎在幾個特定站點,進行田間試驗示范工作,開展技術宣講等,為農業生產提供科技支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