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奶產自本土奶’的理念已經成為奶業振興的共識,國產奶業正在從傳統的依靠變換花色品種和過度廣告包裝的同質化競爭,向提升內在品質轉變,從根本上提升了示范企業對進口奶的核心競爭力。”3月30日,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以下簡稱奶業聯盟)理事長、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王加啟在奶業發展形勢分析暨2024年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工作推進會議上說。
國內首個通過中優乳認證的巴氏鮮牛奶。李晨攝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報顯示,2023年我國牛奶產量4197萬噸,增長6.7%,受整體消費降級和人口負增長雙重影響,全年奶類消費下降約1.6%。王加啟指出,養殖企業面臨階段性過剩導致的價格下行和虧損,乳品企業面臨消費不振與大規模噴粉的困擾,這反映出我國奶產品仍然供需結構不平衡,奶業競爭力不強、奶類消費培育不足等諸多挑戰。
但是,從人均消費量看,我國奶類消費仍處于較低水平。2023年人均奶類消費量41.3公斤,僅相當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量的22.6%~37.7%。王加啟認為,隨著收入增長和營養健康意識增強,未來奶類消費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奶業聯盟以構建新型的“種植—養殖—加工—消費—健康”一體化利益聯結共同體為核心,把消費與健康納入奶業鏈,大力實施優質乳工程,持續推進節本增效優質擴消費行動,進一步開拓奶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助力健康中國戰略。
截至2023年,奶業聯盟共發布優質乳標準66項,形成“優質原奶—綠色工藝—品質評價”優質乳工程全產業鏈標準化技術體系。目前已經有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71家乳制品企業實施優質乳工程。生產的優質巴氏殺菌乳中乳鐵蛋白等活性物質含量從2017年的10.4mg/L,提高到2022年的42.9mg/kg。2023年優質巴氏殺菌乳產量占巴氏殺菌乳產量的比例達到97%,在實施優質乳工程的基礎上,誕生了國內首個通過中優乳認證的巴氏鮮牛奶。
此次會議主題是“擴大奶類消費,助力健康中國”。產學研各界代表立足奶業前沿科技熱點、緊扣產業可持續發展、結合國家相關政策,圍繞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進行討論研判。
會議由奶業聯盟、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中優乳奶業研究院(天津)有限公司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