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第四次人才工作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按照“抓落實、謀發展、促改革”總體部署,全面推進三次人才工作會議任務落實,分析未來人才工作面臨的形勢與挑戰,圍繞“推年輕、強領軍、補短板、優環境”目標,系統謀劃人才強院戰略新思路、新舉措,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努力營造更具吸引力、競爭力的良好創新生態,為加快建設“兩個一流”、全力打造國家農業戰略科技力量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
會議現場
當前,我國正處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也處于從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轉型過渡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唐華俊強調,建設“兩個一流”離不開世界一流人才,立足發展需求,聚焦“高精尖缺”領域,積極引進高質量人才,將極大促進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唐華俊
在“研究所先期引進,院里擇優遴選”的方式下,2017年以來,中國農科院自主培養院級人才257人,所級人才318人。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225人,其中,近40%來自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杰青、優青等國家級人才達252人,比“十二五”末增長了51%。同時,堅持引進人才與自有人才同等對待,不唯“帽子”、更看“里子”,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
唐華俊表示,“農業作為國家的第一產業、基礎產業,發揮著“壓艙石”和“穩定器”的作用,對我國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具有全局性、戰略性意義。”但對標“四個面向” “兩個一流”重要指示精神,中國農科院在人才戰略性布局、高質量人才供給、人才發展機制改革上仍存在一些差距,還不能完全滿足農科院各項事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他表示,要系統謀劃、創新實干,奮力開創“十四五”人才強院新局面。一是對標“四個面向”“兩個一流”發展需要,建立完備的科研、管理、支撐、轉化人才隊伍體系,打造一支引領農業科技發展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二是構建與高質量科技創新相匹配的人才供給體系,建立人才需求研判機制、優化升級人才引育體系、實行人才能力提升系列政策、探索實施有溫度的能下能出機制,推動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有機融合、協同發展,強化人才對科技發展的核心支撐作用。三是深化人才發展機制改革,積極推進全員聘用制、健全人才分類評價機制、建立物質與精神并重的激勵機制,營造有利于優秀人才聚集、成長的良好生態環境,充分激發創新活力、有效釋放內在潛能。
會議期間,中國農科院向新晉院士頒發了紀念牌,向首批院級“支撐英才”和“轉化英才”頒發了證書。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等3個研究所,吳文斌、王克劍等2名科研人才代表進行了典型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