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趕赴山東青州舉辦農業綠色低碳技術研討會,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圍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探討引領全過程綠色生態、支撐美麗鄉村建設路徑。
自2012年以來,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承擔了煙草行業病蟲害綠色防控重大專項頂層設計,作為技術依托單位組織實施了煙草綠色防控重大專項、特種經濟作物肥藥雙減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全國性協同攻關任務,成功構建八大生態區綠色防控模式并集成示范,實現煙草病蟲害防治由化學防治向綠色防控的轉變。作為農業農村部 “增香減害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公益性行業專項牽頭單位,成功構建東南丘陵煙稻區、黃淮平原丘陵煙區、西南高原山地煙區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模式并示范應用。成功研發了煙草廢棄資源生產有機肥料、生物質燃料、生物炭與炭基肥等技術及產品,開辟了煙草秸稈炭化利用、基質化利用、沼氣化利用和生物質能源化利用等新途徑,在主產煙區普遍推廣,推動了煙區生態低碳發展。
近年來,圍繞新型綠色投入品研發創制,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率先突破了核酸分子防控病毒病、蟲傳阻斷納米核酸藥物研發新理論,研發出多項土壤調理、保冷促根等海洋源農用綠色投入品,實現從“理論-技術-產品-應用”一體化貫通。圍繞煙草生物合成,成功選育超低煙堿煙草新品種,為高值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提供了模式植物材料基礎,實現了外源單框多基因植物生物合成穩定表達,并成功用于生產蝦青素、輔酶Q10等功能食品和藥物活性成分,成功建立國內首個煙草瞬時表達藥用蛋白的技術平臺,實現抗癌藥物利妥昔、生長因子、膠原蛋白等醫藥蛋白植物生物合成。圍繞糧煙融合,低碳發展,重點推進了“煙油、煙糧”綠色防控一體化新模式,形成煙區農業病蟲害的“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打造了煙區農業“綠色低碳、輕簡高效、數字智能”的全程綠色生產鏈。依托糧煙融合綠色防控協同推進模式,打破空間、作物和學科界限,引領煙區農業生產全過程綠色生態,保障煙區綠色發展,支撐美麗鄉村建設。
本次會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和青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會議期間,舉行了濰坊農業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中心等5個研發平臺揭牌儀式,以及戰略合作和項目合作簽約儀式。
作為濰坊市“雙招雙引”項目,濰坊農業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中心于2024年依托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設立。中心立足“1中心+N個功能區”的發展思路,堅持以產業引領為核心、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為支撐、現代運營管理模式為保障,發揮煙草所在基因編輯、蛋白瞬時表達與穩定表達、全基因組設計育種等方面的技術優勢,以煙草和微生物為底盤,重點圍繞生物育種、花卉產業、綠色低碳、生物合成、作物風味產品開發、鹽堿地綜合治理等領域開發新技術新產品,聯合政產學研用各方優勢資源,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創新鏈、產業鏈雙向融合,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和綠色低碳技術產品供給,科技賦能濰坊農業綠色低碳發展。
濰坊農業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中心將按照“成熟一個啟動一個”的思路,加快推進項目實施和平臺建設。截至目前,青州市畜牧生態創新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生物育種技術概念驗證中心、山東省花卉技術創新中心生物育種重點實驗室、青州中煙綠安科技創新有限公司4個研發平臺落戶中心并正式運營,與青州市人民政府以及中草藥、資源再生等5個農業科技企業、商會組織的項目合作已全面開展,正向著高標準開放型技術創新中心、先進綠色技術成果轉化平臺和人才培養交流基地的建設目標穩步前行。
下一步,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將以濰坊農業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中心為起點,充分發揮農業國家隊科技優勢和濰坊地區資源優勢,堅持政企研融合發展模式,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大高效綠色低碳技術裝備產品供給,為助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