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黃明明 通訊員余波)記者近日從湖南澧縣召開的高油雙低油菜產業化現場觀摩會上獲悉,由中國農科院油料所提供的油菜新品種“中雙11號”,通過統一供種、統一技術指導服務、統一優價收購的模式,在澧縣建立了30多萬畝免費種植基地。農業部油料專家組組長、中國農科院油料所所長王漢中認為,這種油菜產業化示范模式實現了企業、農民和消費者的三方共贏,為新品種的推廣提供了便利。
據介紹,高油、高產、抗倒、抗病、適于機械化收獲是“中雙11號”的優勢。該品種含油量高達49.04%,是經國家審定的首個含油量超過49%的油菜品種,其含油量比長江流域一般推廣品種高5個百分點以上。同時,國家區試平均畝產167.23公斤,與目前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雜交對照“秦優7號”相當,但平均畝產油量比“秦優7號”增產6.31%。
專家表示,該品種具有強抗倒伏、高抗裂角、抗病性強、株高中等偏矮和成熟一致性好等特點,是目前我國最適合機械化收獲的油菜品種。
湖南盈成油脂工業公司總經理葉靜剛介紹說,為篩選優良油菜品種,該公司收集了全國8個油菜新品種進行對比試驗。在歷經澧縣的7級左右大風后,園區種植的8個油菜品種除“中雙11號”挺拔不倒外,其余品種全部倒伏在地。
此次推廣的另一重點在于解決企業關心的油菜品種出油率問題。據悉,每百公斤“中雙11號”菜籽能多榨出5公斤菜籽油,相當于為企業增加約15%的純利潤。由于使用“中雙11號”優質菜籽作為原料,同時借助合理營銷,2012年“盈成雙低菜籽油”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此外,“中雙11號”菜籽油中有利于預防心血管類疾病的油酸含量高達56%~59%,比一般油菜品種高出5個百分點,僅次于橄欖油。其中,芥酸含量降到了零,硫甙含量僅為18.84摩爾/克(餅),大大優于國際雙低標準。此外,該品種還富含橄欖油所沒有的亞麻酸等有益成分。
分享到
[中國科學報]油菜新品種產業化實現三方共贏
發布時間:2012-05-08
|來源: 《中國科學報》2012年5月7日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