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剛公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優先把東北黑土地區、平原地區、具備水利灌溉條件地區的耕地建成高標準農田。未來,我國將把15.46億畝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而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新機遇。
眼下,盡管是農閑時節,但高標準農田的建設正從南到北進行中。在產糧大縣江西省安義縣,這里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有了不少新的變化。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除了進行改土、改路、改水、改大這四項基礎改造之外,當地今年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還增加了一項新的改造環節——增施基質土。這些混合了多種營養液的基質土成為補充農田肥力不足的有力保障,這也讓附近一家原本主營園藝的有機肥企業找到了新的機遇。
高標準農田建設帶來的新機遇還遠不止這些。記者在江蘇昆山采訪時發現,一串串代碼正在開啟農田里的新機遇。在這個昆山陸家未來智慧田園里,分布著氣象站、用于監測農作物病蟲害的孢子捕捉儀、土壤液位分析儀、土壤墑情監測儀等30多個農業設備。這些設備采集到的數據都會匯集到不遠處的智慧田園決策指揮中心里,幫助獲取全面的農田信息。
智慧農田引來了智慧團隊,在距離智慧田園4公里的辦公室里,記者見到了一群年輕人,他們以寫代碼、做實驗的方式,把新一代的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
數據顯示,過去三年,和農業相關的新職業增加了14個,全國已認定94家農業農村信息化基地、31個國家智慧農業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