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紅):日前出版的《自然(Nature)》雜志評選出2013年年度十大科學人物,我國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主任陳化蘭因在H7N9禽流感病毒研究方面的卓越成績而榜上有名。
2013年,陳化蘭和她的科研團隊為預防H7N9禽流感病毒在人群中爆發做出了重要貢獻。2013年4月上旬,一種新型的禽流感病H7N9從上海及周圍省份感染的禽類傳播到人群并且引起嚴重發病和死亡。陳化蘭及其團隊經過研究發現在我國導致人感染的新型H7N9流感病毒與同一時期存在于活禽市場上的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在國際上首次從病原學角度揭示了新型H7N9流感病毒的來源,為我國科學防控H7N9禽流感提供了重要依據。根據建議,我國政府決策部門迅速的關閉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城市的活禽交易市場并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新增感染病例迅速減少。當時,中國政府迅速的決策贏得了世界贊許。
5月,她們又發現H5N1病毒確有可能通過與人流感病毒的基因重配,獲得在哺乳動物之間高效空氣傳播的能力,從而具備引起人間大流行的潛力,從全新的角度揭示了H5N1病毒對全球公共衛生構成的現實威脅。7月,她和科研人員研究發現,H7N9病毒對禽類無致病力,但該病毒侵入人體發生突變后,對哺乳動物的致病力與水平傳播能力得到明顯增強,從而揭示了H7N9病毒存在較大人間大流行的風險。這些成果先后發表在《科學通報》英文版及《科學(SCIENCE)》雜志上。 陳化蘭現任國家暨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禽流感參考實驗室主任,是我國第一位OIE專家,OIE最高技術決策機構-生物標準委員會6名委員之一,OIE/FAO流感專家委員會(OFFLU)5名執委之一。 1969年,陳化蘭出生于甘肅省白銀市,1997年畢業于中國農業科學院,獲得博士學位。1999年前往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進行博士后研究,2002年回到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她是農業部禽流感防控專家組組長。在陳化蘭的主持下,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在動物流感尤其是禽流感的流行病學、診斷技術、新型疫苗研制、分子演變及分子致病機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和創造性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2005),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2007),黑龍江省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2009),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2004,2008,2010)。她還獲得何梁何利青年創新獎、中華農業英才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等獎勵和榮譽。 陳化蘭是“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近年來,主持承擔了20多項國家和國際合作項目。除在禽流感疫苗研制方面的突出成就外,在禽流感病毒的基礎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業績,研究結果先后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病毒學雜志(Journal of Virology)、等重要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了60余篇論文;帶動我國動物流感整體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家禽流感實驗室成為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學術地位及影響力的禽流感研究實驗室,與歐、美、日本等國際著名流感實驗室開展了廣泛和深入的合作研究和學術交流。 如今,陳化蘭在國際禽流感研究領域已是一個“重量級”專家,與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獸醫專家保持著密切的聯系。2008年5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國際委員會在法國巴黎召開第76屆大會,認可我國禽流感參考實驗室為OIE禽流感參考實驗室,標志著陳化蘭所帶領的動物流感研究團隊及我國獸醫工作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 陳化蘭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只要禽流感的警報還沒解除,她們就時刻不能掉以輕心。作為科研人員,她們的最終職責就是保護人類的生存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