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投資、金融和加工企業大咖齊聚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上演了一場“營養健康”食品科技投資路演發布會,開啟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新路徑。
此次路演發布了馬鈴薯主食化系列產品與裝備、基于腸道營養的石斛加工技術與營養功能系列產品、便攜式花生品質快速檢測技術與裝備、畜禽骨高值化加工技術與裝備、中式菜肴自動化工程全程解決方案、甘薯莖葉青汁粉及多酚系列產品生產技術、無麩質即食微波玉米發糕工程化全程解決方案、高品質羊肉工業化加工技術全程解決方案、基于半脫脂花生加工技術的新型系列營養產品、零添加燕麥乳加工技術與裝備和聯合負壓低溫加工干燥技術與裝備11個營養健康與食品智能制造的最新技術,全國的金融機構、產業引導基金、股權私募基金、天使投資基金可與加工所采取知識產權作價入股、創投孵化等合作形式,攜手加速成果轉化,以創新驅動實體經濟騰飛。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介紹,2020年我國人均GDP將跨越1萬美元大關,全面進入營養健康新時代,隨著人民對營養健康需求日益增強,農產品加工業將迎來30年戰略機遇期和發展黃金期。農產品加工所作為該領域唯一的國家級科研單位,必須勇于擔當立潮頭,科研創新引潮流,成果落地驅發展,成就實體新引擎。
戴小楓告訴記者,科研成果轉化必須發揮資本的助推劑和催化劑作用,必須跨界融合共享,形成命運共同體,只有匯集多方智慧,以五指成拳之力,才能讓科研成果的種子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造福國民。舉辦此次路演發布會,既是展示加工所創新團隊實力和成果,也是對創新團隊全能化的歷練,更是檢驗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的緊密度,旨在促使創新團隊的格局更廣闊、導向更明確、能力更精進、成果更豐碩、價值更顯著,人生更出彩。
據悉,此次科技投資路演發布會是建國以來農業系統第一次、食品與農產品加工行業第一次、中國農業科學院建院以來第一次、加工研究所建所以來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