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楊舒)日前,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等單位主辦的全國馬鈴薯主食化產業聯盟2017年年會正式舉行。記者在會上了解到,2015年,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所牽頭成立了全國馬鈴薯主食化產業聯盟,組織全國馬鈴薯主食開發的科研團隊和企業,聚焦馬鈴薯主食產業的上中下游關鍵問題,協同攻關,突破了原料處理高品質化、主食加工自動化、產品鑒偽精準化等關鍵技術50余項,研發出馬鈴薯主食產品300余種,創建了主食自動化生產線20余條,并在馬鈴薯優勢產區和主食產品消費潛力區的9省7市開展馬鈴薯主食開發試點,成果已在100余家企業實現工業化、自動化、規模化生產應用,實現了研究與示范的同步推進,馬鈴薯主食化戰略的實施取得突破性進展。
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副局長潘利兵在會上充分肯定了馬鈴薯主食開發工作取得的三大成效:一是帶動了產業領域關鍵技術和裝備;二是促進了產品開發和技術成果轉化應用;三是提升了產業發展影響力和美譽度。潘利兵強調,聯盟要更加關注百姓新需求新消費,大力開發新產品,更加重視品質和品牌,讓人們吃得更方便、更健康、更安全。
會議上,全國馬鈴薯主食化產業聯盟理事長、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就聯盟下一步重點工作提出3點要求,一是重點宣傳、推廣、應用、示范以薯泥薯漿為原料的第三代馬鈴薯主食加工技術,大幅度降本增收,突破市場和消費的瓶頸,開創產業化新局面;二是強化馬鈴薯主食化2條生產推廣模式,即大眾化、營養化馬鈴薯主食產品的生產推廣和瞄準目標群體,實行精準化、個性化、定制化服務,實現供給與需求的高效對接;三是積極聯合各有關方面籌備成立聯盟產業基金,助力技術創新、成果轉化、項目上市等,推動全產業鏈上中下游聯動融合發展、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