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茶園蒼翠。伴隨著機器轟鳴聲,一臺乘用型采茶機穿梭在茶樹之間,輕松采收茶葉,無人機飛過茶田,播撒顆粒肥……新型技術裝備走進浙江茶園,機械化作業助力農業“雙強”行動。
7月1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單位在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舉辦“茶園機械化作業技術與裝備現場交流會”。會上,乘用型采茶機、無人機等茶園新型作業機械紛紛亮相。
今年上半年,婺江絲雨茶葉專業合作社引進了婺城區首臺套乘用型采茶機,也是金華市首臺套進行田間正常作業的乘用型采茶機。
據介紹,這款乘用型采茶機每小時可采收3-5畝茶園,采茶效率比傳統的雙人手抬式采茶機提高3-4倍,與單人采茶機相比提高7-9倍。除茶園采摘作業外,該機器也可以進行茶樹修剪、修邊和茶園耕作施肥。
婺城區乘用型采茶機的引進是浙江省茶園作業機械化的一個縮影。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肖強表示,面對我國現有4700余萬畝茶園用工持續緊張、成本大幅上升的現狀,積極推進規模茶園的平整、整合和道路修建等宜機化改造,引進國外先進適用的茶園管理機械,加快我國茶園機械的研發、制造進程,已成為茶葉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
以植保無人機為例,據統計,無人機在浙江茶園的飛防面積從2018年不到10萬畝次,到2021年達到80萬畝次,每年以倍率增加,預計今年茶園飛防面積將超百萬畝次,覆蓋全省15個以上的產茶縣(市、區),進一步顯示出茶園作業機械化趨勢。
同時,加大對茶園機械化設備補助,鼓勵農業經營主體開展新型農機引進和實驗示范,也是部署實施科技強農、機械強農“雙強行動”的重要舉措之一。
2021年,浙江省委和省政府開始部署實施農業“雙強(科技強農、機械強農)”行動,提出要大力實施機械強農行動,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計劃到2025年將浙江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從現在的71.8%提高至84%。茶園機械化作業技術與裝備的使用與推廣,助力了浙江農業“雙強”行動的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