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在江西婺源縣許村鎮董家村,一場聚焦“油菜根腫病抗病品種展示及綜合防控技術”的現場觀摩會火熱召開。此次觀摩會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與婺源縣農業農村局共同舉辦,吸引了來自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江西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江西省紅壤及種質資源研究所等多家涉農部門和科研單位以及當地油菜種植大戶參與。
此次觀摩會展示了中國農科院油料所培育的“中油R21”“中油R22”等多個抗根腫病油菜新品種。這些品種經過多年選育和試驗,在抗病性、產量和品質等方面表現優異。在2024年區試中“中油R21”“中油R22”畝產分別為204.86公斤和191.25公斤,含油量分別為41.8%和47.4%,較對照增產顯著,且硫苷和芥酸均達到雙低水平。從現場生長態勢來看,抗根腫病品種根系健壯、莖干堅實,植株高大,而對照品種則出現了明顯的根部腫大、莖干細短、植株矮小等癥狀,形成了鮮明對比。經專家現場鑒定,“中油R21”“中油R22”百株發病率均為0,對照感病品種百株發病率為96%,達到高抗水平。
油料所油料作物基因組學與抗病性改良團隊首席科學家劉立江介紹,油菜根腫病素有“油菜癌癥”之稱,是嚴重威脅油菜產業發展的重要病害。近年來,隨著油菜種植規模的擴大和機械化程度的提高,根腫病在多地呈現蔓延趨勢,給油菜產量和品質帶來巨大挑戰。為此,油料所經過多年努力,以自主發掘的新型抗病基因資源為核心,構建了精準的抗根腫病分子標記輔助育種體系。
綜合防控技術也是本次觀摩會的重點。在現場,專家給種植戶和農技推廣人員從抗病品種選擇、農業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分別詳細講解了綜合防控技術的要點。當地油菜種植大戶吳鵬飛說道:“以前對根腫病了解不夠,防治也沒什么好辦法,看著田里的油菜發病減產,干著急。今天聽了專家講解,看了這些抗病品種和防控技術,心里有底了,回去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