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價格出現異常波動,某些農產品價格在短期或者較長時期內上漲幾倍甚至幾十倍,甚至因此衍生出“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糖高宗”等新名詞,農產品市場調控的政策實施效果與預測結果有較大差距;農產品市場的異常波動給農民生產經營帶來較大困擾、給城鄉居民生活帶來較大沖擊。這一現象引起政府部門對農產品市場預測和預警工作的重視和關注。
客觀而言,我國農產品市場預測預警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就,為穩定農產品價格、增加農民收入等發揮了積極作用。譬如,農業部對農產品監測已由2002年的8大類農產品具體產品擴大到2012年的17大類,其對象也由農產品產量和價格監測逐步向農產品產供銷等全方位監測轉變。
但與國際上發達國家或國際機構相比,我國農產品市場預測預警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在農產品市場的預測和預警及其效果等方面,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市場預警搶占“三權一利”
預測預警無疑是農產品市場的“風向標”,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已經建立了從農產品信息的采集、加工、處理到信息發布的健全、完善的預測預警體系。從實踐結果看,主要獲得了“三權一利”的效果:
一是掌控了話語權?;仡櫢鱾€時期相關國家或國際機構所發布的各類預測預警,都有非常明顯的特征,即具有顯著的國際輿論引導作用,而事后實踐則表明,掌控話語權者都是受益最大或較大者。如去年3月至8月美國在不同月份進行的干旱對玉米、大豆等作物產量及收獲面積影響的有差異的預測預警,作為最大的玉米出口國、大豆出口國,不論是現貨市場,還是期貨市場,美國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二是掌控了主動權。通過對本國及國際上某種、某類或全部農產品的市場供求、貿易狀況進行預測預警,可以事先預判未來一定時期該種、該類或全部農產品的短缺或過剩情況,進而可以主動調整農業政策、主動引導某種或某類農產品的生產、消費和貿易,從而減緩甚至平抑這種或這類農產品市場供求及其價格的波動;特別是可以把過去倒掉牛奶、燒掉小麥的被動局面,調整為主動適應全球農產品市場供求的局面。近年美國將40%的玉米加工成乙醇、歐盟將約65%的油菜籽加工為生物燃料等做法,就是非常好的掌控主動權的案例。
三是掌控了主導權。特別是像美國農業部對本國及其他國家農業生產、需求、價格、貿易等相關數據更新較快,通過每周發布《氣象與作物公報》、每月發布《世界農產品供需預測報告》、每年發布《農業中長期展望報告》,形成了主導世界農產品市場和貿易的風向標,極大地影響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世界農產品市場和貿易趨勢及各國政府農業生產政策的制定和農產品市場與貿易政策的調整。
四是實現了核心利益。以美國和日本為例,它們通過其先進發達的農產品市場預測預警分析,適時調整農業支持政策,及時發布信息引導農民或農場主合理調整農業生產規模和生產結構,引導經營者根據未來價格趨勢及時調整價格和庫存,保持美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強有力的競爭力,引導日本農產品的生產和進出口結構調整,促進兩國農業生產者的就業,最終保障農民和農場的收入穩定以及農產品進出口利益最大化。
六大措施提升預警能力
通過前述對部分發達國家開展農產品市場預測預警并取得的效果觀察,我國亟需借鑒國際經驗,強化農產品市場預測預警,具體建議包含以下六大方面:
其一,有法可依。即我國開展農產品市場預測預警要有法律法規方面的依據,或者是在相關的法律法規中要作出明確的規定,或者是以國務院意見、通知或辦法等形式加以明確部署,以此作為我國開展農產品市場預測預警的法律或規章依據。
這方面可借鑒美國的經驗,美國從信息資源采集到發布各環節均實行立法管理,早在1946年的美國農業市場法案中就明確規定,凡享受政府補貼的農民和農業生產者,都有義務向政府提供農產品產銷信息;而美國國會又對政府發布農業信息的時間、程序等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和制度規定,如美國農業部每個月都要對世界農產品的供求形勢進行一次預測。
其二,有機構領導協調。開展農產品市場預測預警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與農業相關的多個部門、多個領域,因而需要有專門的領導協調機構,建立分支機構并形成體系,面向世界發出統一的和聲而非多個部門或渠道的雜音。
建議我國由農業主管部門負責牽頭協調,開展我國的農產品市場預測預警工作,但這并不排斥其他相關部門的工作,而是要進行有效的整合,解決近年我國農產品市場信息的采集和發布機構多、聲音雜、信息不一致、生產經營者面對眾多信息難以抉擇等問題。
其三,有專門的隊伍來干。開展農產品市場預測預警工作,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有穩定的、專門的、成體系的隊伍來干。國際上這項工作開展得又好又順利的國家或國際機構,均有其專門的管理和研究隊伍。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簡稱FAO)農產品預測預警工作均由貿易及市場司完成,該機構形成40人左右的研究隊伍,分別負責產品早期預警、產品分析、貿易分析及農業展望,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也都有專門人員負責。
其四,有基礎支撐。特別是基礎數據庫、經典理論和專門方法等方面的基礎支撐,其中能及時更新的完善的數據庫是一切農產品市場預測預警的基礎。美國農業部之所以能預測預警全球,是因為其掌握了全球的市場動態,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農業信息網絡系統,擁有非常詳細的農業生產、加工、價格、消費和貿易等數據。
其五,有經費保障。這是確保農產品市場預測預警工作順利開展的基本要求,不論是數據采集、分析整理,還是進行專門的預測預警研究,建立面向全球的預測預警模型系統,乃至最終的預測預警成果發布等等,所有環節都需要有經費保障。
其六,有容忍度和接受度?;谵r產品市場波動的自然屬性和經濟屬性及由之而來的客觀性,全社會都需要對正常的市場波動及預測預警存在偏誤有容忍度及接受度。
對于農產品這類除自然風險外同樣面對市場風險的農業行業,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程中,政府作為“守夜人”重點在于定規則、保秩序、提供服務與支持,除短期的多種措施外,更需要長期的制度保障,包括公開、透明、及時的信息通報制度,有法可依的合同制度,完善的服務與支持制度,以及嚴格的監管制度等。
通過構建有利于市場穩定成長、逐步成熟的長效機制,方能有效減少市場供求及價格的波動。事實上,我國90%以上的生產資料價格、95%以上的生活資料價格已由市場決定,國內外的實踐也表明,全社會都需要具備對農產品這一基礎產品價格及其市場供求適度波動的容忍度。同時,全社會也需充分相信市場的調節功能,讓農產品市場的主體按照市場規律成長、成熟并壯大。
(作者系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 研究員)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揎椪{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