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本網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在京舉辦的《中國農業科學》創刊50周年暨第四屆世界農業科學前沿高層論壇上了解到,創刊于1960年的《中國農業科學》依托中國農業科學院各研究所及全國農業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實力,所發表的質量上乘、水平較高的學術論文引領著我國農業科學研究發展方向,指導著相關學科的優先發展領域,代表了我國農業科學研究的發展水平。
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中國農業科學》編委會主任翟虎渠在致辭時說,農業與生物學期刊作為農學科技界發表研究成果、記載科學發現、展示科學歷程、推動學術進步、集聚知識傳承文明的平臺和窗口,在推進農業科學研究、學科發展、學術繁榮、人才成長等方面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國家農業科技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志。
翟虎渠建議,我國高層農業管理部門、國家層面的科研管理部門,應對科研或文化軟實力、科研知識產權、科研成果話語權等問題有更深層次的思考,有頂層設計,有我國自己的戰略和對策,既不要搞無原則的保護主義,也不要回避話語權和軟實力等非常現實的問題,更不要在期刊方面忽視民族虛無主義思潮。
翟虎渠希望,《中國農業科學》以創刊50年為契機,繼往開來,承前啟后,不斷開拓進取,追求科研內涵和論文實質性內容,盡可能產出高端的創新性很強的高質量、高水平的論文,為我國農業科研創新提供正確導向。同時要努力使《中國農業科學》成為世界了解中國農業的窗口、中國農業科學家的論壇和中國農業科學的引擎。
據了解,《中國農業科學》(中文版)是農業部主管,中國農業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性半月刊,設有作物遺傳育種•種質資源•分子遺傳學;耕作栽培、生理生化;植物保護;土壤肥料•灌溉•農業生態•環境;園藝•貯藏•保鮮•加工;畜牧獸醫;農業信息技術;農業經濟及管理等欄目,為作者搭建了通向國內外同行及相關領域的平臺。著名學者或青年才俊通過在《中國農業科學》發表創新性研究成果,成為影響相應學科發展的精英,同時也將該刊推向了不同行業渠道的最高領獎臺,獲得了期刊行業的殊榮。據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2009年12月公布的數據,本刊在全國1868種科技期刊中綜合排名第12位,在全國農業行業期刊中排名第一位,被業界稱為行業的“排頭兵”、“農業學術第一品牌”。《中國農業科學》(英文版)2008年獲得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國國際化精品科技期刊”稱號,并從2009年第8期開始被SCIE收錄,成為中國農業行業第一份SCIE收錄的期刊。(梁寶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