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西瓜吊蔓密植簡約高效技術集成示范現場觀摩會在河南省太康縣龍曲鎮鄭寨村吊蔓西瓜基地舉行。展臺上的“中彩4號”小西瓜果肉鮮艷,非常好看。品嘗一口,更引得大家連連夸贊:“真甜,好吃!”記者在現場看到,“中彩4號”小西瓜每個重約3~4斤,花皮圓果,外觀漂亮。切開后,不僅吃起來甘甜多汁,而且看起來瓜瓤顏色艷麗,呈“香檳金”色,可謂口感與顏值兼具。
觀摩現場吸引了不少當地瓜農。西瓜種植戶王恰權說:“這種小吊瓜和普通西瓜確實不一樣,不僅甜,而且中心含糖和邊部一樣甜!”活動現場用測糖儀對剛采收的西瓜進行了糖度測量。結果顯示,“中彩4號”中心含糖量為13.2%。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西瓜遺傳育種與栽培創新團隊(以下簡稱“創新團隊”)執行首席何楠研究員介紹,西瓜的平均糖度是11%,而“中彩4號”中心含糖量一般在13%以上,甚至更高,因而品嘗起來感覺更甜口感更好。
據介紹,創新團隊成功選育出了一系列高產、優質、抗病的西瓜新品種。這些品種不僅適應性強,而且產量高、口感好,深受農民和消費者的喜愛。其中,“吊”起來的西瓜“中彩4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通過成功選育和推廣,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和收益。龍曲鎮祁洪方今年第一次種“中彩4號”,就一下子種了20畝大棚小西瓜。祁洪方說:“因為這個西瓜好種,不怕種不好,也好賣,不怕不賺錢。”
除了品種選育,創新團隊還注重栽培技術的創新,集成了一系列設施栽培種植技術。何楠告訴記者:“我們集成了一套簡約高效的西瓜吊蔓密植技術,從品種選擇、育苗播種到田間管理、成熟采收,都有細致的技術規程,保證每一個環節操作標準化。農民只要照著這套技術規程做,保管能把瓜種好。”
2024年,創新團隊根據區域具體情況,制定了太康縣吊蔓小西瓜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對品種選擇、工廠化育苗技術,每畝定植株數、水肥一體化、綠色病蟲害防控技術等進行了詳細說明。通常地爬西瓜每畝地種植1000株,“中彩4號”小西瓜適應性強,采用吊蔓密植簡約化栽培,一畝地密植2000~2200株,一株一果,單蔓管理,畝產量可達8000斤以上。
當天,在鄭寨村西瓜大棚地頭,兩輛大卡車正等待瓜農采摘裝車,通過物流供應鏈運往全國各地倉庫。該村包棚大戶訂單示范種植的“中彩4號”,地頭收購價每斤達2元。今年龍曲鎮種植的訂單小西瓜喜獲豐收,不出地頭就被深圳百果園公司收購直供大型商超。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產和消費國,河南是中國西瓜第一大產區,栽培面積及產量占全國的近20%,栽培面積將近400萬畝。太康縣是河南傳統西瓜產區,以露地西瓜為主。近年來,露地栽培因品種落后,上市集中,經濟效益低,亟待更新換代新品種推動西瓜產業升級。
目前,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牽頭實施的“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西瓜遺傳育種與栽培團隊西瓜高產高效技術集成模式應用”項目,已形成一批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并在河南太康、海南三亞、云南建水、江蘇東臺、甘肅會寧等全國各地西瓜產區示范推廣,為實現種業振興、西瓜產業提質增效提供了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