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據農業部消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國農業知識產權創造指數報告(2017年)》(以下簡稱《報告》)于近日發布。《報告》系統測算了我國農業知識產權創造指數、農業知識產權密集度,以及品種權、農業專利等農業知識產權申請和授權的數量趨勢、質量狀況、地域分布、行業構成、熱點領域和優勢單位等。
《報告》顯示,知識產權創造數量質量同步提升。2016年,全國農業知識產權創造指數為119.54%,其中申請量指數為120.98%,比2015年增加了20.98%;維持年限指數為118.72%,比2015年增加了18.72%,表明農業知識產權數量增加的同時,質量也在大幅度改善。
我國區域間農業知識產權創造競爭日趨激烈。2016年,農業知識產權創造指數排列前三位的分別為江蘇、山東、浙江;申請量指數、授權量指數和維持年限指數全國第一的分別是江蘇、浙江和北京。與上一年比較,江蘇繼續維持申請量指數第一,去年授權數量指數和維持年限指數排列第一的山東省分別被浙江和北京取代。
與此同時,知識產權創造的企業主體地位快速提升,農業知識產權創造轉化運用成效初現。根據2015年主要大田作物推廣面積統計,在排列前十授權品種的推廣面積占各類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例中,水稻、棉花、大豆、冬小麥、玉米分別達到31.94%、32.54%、22.18%、38.90%、30.77%,比上一年均有所提升,表明主要授權品種在大田作物生產中的主力軍地位日趨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