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中國農科院又一重大育種成果推向市場
最近,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召開了“玉米新品種‘中單909’推廣應用研討會”,與會專家、有關企業代表,分別就“中單909”的品種特性、市場推廣、技術完善等方面做了充分研討,他們高度評價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研究的玉米新品種“中單909”,認為其高產、穩產、廣適、耐密性好、抗倒性強,具備大面積推廣和應用的基本條件。
“中單909”的首席科學家黃長玲向記者介紹說,“中單909”在耐密抗倒高產性狀上非常突出,產量比“鄭單958”提高5%以上。2011年,他們在新疆奇臺農場的實驗中,在高密度(8000株/畝)種植下竟然創造了畝產1332.01公斤的紀錄。他說,全國目前有2億多畝土地適宜種植“中單909”,該品種去年10月已經通過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是目前有可能替代“鄭單958”的品種。中國農科院作物所所長萬建民稱,“中單909”是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繼“中單2號”玉米品種和“中黃13”大豆品種之后,又一有望成為重大育種成果的品種之一。
在研討會上,中國農科院作物所趙明教授就“中單909科研示范與配套技術研究”做了報告,他指出,“中單909”比對照的目前在我國北方大面積種植的“鄭單958”和“先玉335”表現出生育進程快、廣適性強、增產幅度大、耐密性強、群體結構合理、干物質積累較多、灌漿持續期長、抗倒性好等優勢;“中單909”與“鄭單958”的生育期基本相同,最終產量卻比“鄭單958”高5%以上,在高產栽培技術上,條深松和化控技術的應用可顯著提高產量,目前已經形成了其配套的春播和夏播高產栽培技術體系。中國農科院作物所張衛健教授在會上談道,“中單909”在東北雨養區的適宜密度為5500株~6000株/畝,單產潛力高。
目前,中國農科院作物所已授權北京市中農良種有限責任公司、山西屯玉種業科技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華奧農科玉育種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和山東黎明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開展“中單909”的生產經營推廣。北京華奧農科玉育種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結合推廣實踐總結了“中單909”的四大優點:高抗倒伏、抗病性好、適合密植、豐產性好。 (本報記者 鐘燕平)
鏈接
中單909
特征特性:在黃淮海地區出苗至成熟101天,比“鄭單958”晚1天。果穗筒型,穗長17.9厘米,穗行數14行~16行,穗軸白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3.9克。
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測定,籽粒容重794克/升,粗蛋白含量10.32%,粗脂肪含量3.46%,粗淀粉含量74.02%,賴氨酸含量0.29%。
栽培技術要點:1.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塊種植。2.適宜播種期6月上中旬。3.每畝適宜密度4500株~5000株。4.注意防治病蟲害,及時收獲。
瘤黑粉病高發區慎用。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