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陳兵)近日,小麥赤霉病綜合防控協同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江蘇省泰興市召開。來自農業部、中國農科院及長江中下游麥區、東北麥區、黃淮麥區科研院所的100多位領導、專家參加了聯盟成立大會相關活動。
長江中下游麥區、東北麥區是我國小麥赤霉病傳統的流行和高發地區。近年來,由于氣候和耕作制度的變化,赤霉病發病范圍向黃淮麥區持續擴大、頻率不斷增加、危害逐步加重,導致發病區域小麥嚴重減產和原糧毒素污染加重,已直接影響到我國糧食安全和人畜食用安全。江蘇淮南麥區作為重點區域,從2015年起已經通過科研院所、高校與示范基地的分工協作,按照研發、技術篩選與集成示范3個層次開展了小麥赤霉病綜合防控試驗示范,為長江中下游麥區、東北麥區和黃淮麥區同類防控提供了技術借鑒。
小麥赤霉病綜合防控協同創新聯盟由中國農科院有關單位,江蘇農科院糧作所、植保所、質量安全所,江蘇里下河地區農科所,河南省農科院小麥所等50多家科研院所共同發起成立,著名小麥育種專家程順和院士擔任聯盟理事長。聯盟旨在動員全國小麥赤霉病防控研究主要產業技術力量,從品種和防控的角度,加快培育和篩選一批赤霉病抗性達中抗以上的小麥新品種,研制篩選合適的防治藥劑以及配套的防治技術,為我國不同麥區有效提供小麥赤霉病防控技術方案,保障我國小麥生產的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