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行2023年工作會議。會議全面總結了2022年的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重點工作。
2022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堅持“四個面向”,圍繞“國之大者”,創新機制“舉院抓大事”,謀劃建設“四中心一智庫”,統籌疫情防控與科技創新,高質量完成全年各項工作任務,為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貢獻了強勁的農科力量。
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
此次會議從重大科技立項喜獲豐收,國家科技計劃立項再創佳績;原創性、引領性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基礎研究取得新進展;科技服務穩產保供和產業發展有力有效,建立常態化體系化科技服務新機制;國家戰略人才力量不斷壯大,高層次人才引育加速推進;科技創新條件能力水平持續提升,重大平臺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科技開放合作更加積極主動,院地院校合作務實推進;國家農業高端智庫建設穩步推進,戰略中心實體化運行;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持續優化,建立“舉院抓大事”管理機制;綜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黨的領導全面加強,持續加強政治建設等方面做了總結。
會議認為,準確把握農業科技創新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擘畫的宏偉藍圖、謀劃的戰略部署上來。要深刻認識農業要強農業科技必須強;要深刻認識實現穩產保供必須依靠農業科技創新;要深刻認識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迫切需要通過科技創新塑造新動能新優勢;要深刻認識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迫切需要科技創新強力支撐。
會議現場
會議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2023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將重點抓好以下十項工作:
一、加快推進六大領域科技創新。深入實施創新工程“躍升計劃”,圍繞重點領域,聚集優勢力量,開展集中攻關。
二、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效能。持續優化學科體系。全面推進建設11大學科集群,強化基礎前沿研究,筑牢傳統學科優勢,補足農業微生物、鄉村振興等學科短板,努力打造有中國農科院特色優勢的科研學術體系。
三、加強技術服務與成果轉化。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強化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集成推廣,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支撐鄉村全面振興。
四、深入實施人才強院戰略。進一步夯實人才第一資源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完善“四橫四縱”人才體系布局,努力打造國家農業戰略人才高地。完善高層次人才引進培育、支持保障、培訓研修、考核激勵、動態管理機制,加快健全各年齡段人才激勵政策。
五、擴大農業科技交流合作。加強國內外科技交流合作,努力開創農業科技合作新格局。加強與全國各級農科院、高校的科技合作,完善實體化機制,建強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統籌建設對外宣傳體系,提升國際影響力。
六、打造國家農業高端智庫。強化頂層設計,立足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協同研究的特色優勢,加強戰略中心建設,強化人員力量配備,保障實體化運行。制定國家農業高端智庫建設發展規劃,統籌院內外和國內外戰略研究資源,加快形成系統高效、開放共享的智庫體系。
七、推動科技平臺一體化規劃建設管理。加強院部統籌管理,全院“一盤棋”推進科技平臺與重大項目建設。加強科技平臺體系建設。深入參與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建設。突出全國重點實驗室在全院平臺體系中的核心引領作用,形成協同攻關的平臺和機制。
八、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大改革力度,打造良好創新生態,著力激發內在活力。提升管理服務效能。強化督查督辦,落實“四中心一智庫”建設重點任務,保障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九、營造一流創新環境。從硬條件和軟環境兩方面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加強院所區環境建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完善應急管理機制,突出抓好安全生產管理。優化“數字農科3.0”,強化網絡安全。
十、深入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和加強黨對科技工作的統一領導,堅定不移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部署要求,堅守初心使命,強化擔當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