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國際生物質能源利用技術研討會召開
“對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11月11日,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唐華俊在“國際生物質能源利用技術交流研討會”上表示。
生物質能是人類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綠色、低碳、清潔等特點,是全球繼石油、煤炭、天然氣之后的第四大能源,在整個能源系統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唐華俊指出,當今世界面臨著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加強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是應對氣候變化、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是改善人居環境、推動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
我國生物質資源豐富,能源化利用的潛力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利用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實現了生物燃氣技術、生物質發電技術、生物液體燃料、生物基材料等技術的全方位突破,初步形成了以沼氣、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為代表的生物質能源利用模式。
農業農村部沼氣科學研究所所長王登山同時表示,當前,我國農業農村已經轉向綠色發展,農業廢棄物處理、農村環境治理、廁所革命等問題,已成為制約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好生物質能源利用,關系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農產品優質高效供給和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改善。
農業農村部沼氣科學研究所作為國內唯一專業從事沼氣研究的國家級科研機構,今年正值成立40周年。過去40年里,農業農村部沼氣科學研究所緊緊圍繞國家戰略與行業發展需求,致力于能源微生物、沼氣發酵工藝及裝置、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秸稈綜合利用、鄉村人居環境治理等方面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為推進生物質能源利用技術提效升級,支撐農業農村現代化和綠色高質量發展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本次會議以“綠色、創新、合作、共贏”為主題,由農業農村部沼氣科學研究所主辦,旨在“促進學術進步、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生物質能源發展”。
“2019年中國沼氣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德沼氣合作論壇”同時召開,來自我國高校、科研院所、相關管理部門和企業,以及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的專家學者代表共400余人參加。16位中外專家學者從作大會特邀報告,從技術、政策和市場層面等方面,探討生物質能源利用技術發展的未來。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