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翠甜等小眾甜瓜品種正受到越來越多人喜愛。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所供圖
這幾天,蘭考縣葡萄架鄉蜜瓜種植戶張虎和張東娜特別高興。因為在6月12日舉行的2019蘭考蜜瓜節評比中,他們種植的蜜瓜分別被評為“瓜王”和“瓜后”,各獲得獎金2000元。
此次2019蘭考蜜瓜節暨“蘭考蜜瓜”產業發展大會由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蘭考縣政府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以下稱鄭果所)協辦。
2018年,蘭考縣共發展蜜瓜10139畝,總產量3.6萬噸。2019年預計種植蜜瓜1.5萬畝,截至目前,已種植8000多畝。蘭考正以“蘭考蜜瓜”這一區域品牌為引領,大力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工作,“蘭考蜜瓜”正成為蘭考特色農產品的優秀代表。
鄭果所所長助理高養杰介紹,為助力蘭考鄉村振興,2019年,蘭考縣被納入首批中國農業科學院鄉村振興科技示范縣建設名單。鄭果所牽頭,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10家單位和地方科研力量共同實施,確定了以蘭考蜜瓜、蜜桃、蜜薯、奶山羊(簡稱“三蜜一奶”)四大產業為主的科技支撐方案。
記者了解到,蘭考蜜瓜品種以新疆品種西州蜜25號為主,內地品種極少?!拔髦菝?5號品質好,經濟效益高,我們主要提供相關種植技術,同時在改善蘭考土壤營養方面做了一些工作。”鄭果所果樹瓜類栽培中心副主任司鵬告訴《中國科學報》。
蘭考土壤以砂壤土為主,保水保肥性差、有機質含量低,土壤pH值約為8.0,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態含量低,嚴重影響果實品質?!岸限r化肥超量施用現象比較普遍,對有機肥認識不到位且投入不足,重施氮磷鉀肥,忽視鈣鎂鐵錳硼鋅等中微量元素施入,不僅降低瓜果品質,還引起肥料利用率降低,資源浪費,影響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彼均i說。
針對以上問題,科研人員根據蘭考土壤狀況和瓜果需肥規律,制定了瓜果全套施肥技術方案,以達到改土、提質、增效和省工的目的。
例如,在果園中示范行間生草技術,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有效調節土壤固相、氣相和液相三相的比例,活化土壤養分,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驅動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提高果實品質。每畝每年可產鮮草5~6噸,相當于施入商品有機肥1.5~2噸。
又如,瓜果根域與土壤快速改良技術是指針對蘭考土壤的偏砂、偏堿、不易改良等問題,采用蛋白質含量高的有機肥和瓜果專用小分子配方增效肥對根域土壤進行快速改良,刺激并促進局部根系生長,提高養分吸收和瓜果品質,同時,與常規施肥相比,用工少,節省成本。
小分子配方增效肥是根據瓜果的生長需肥規律,結合小分子增效劑,制定綠色、易吸收的瓜果專用配方增效肥,在提高果實品質的同時,實現化肥均衡供應,降低化肥施用量。實踐應用結果表明,化肥減施量可達25%以上,是瓜果減肥增效的一項重要措施。
高養杰說,蘭考鄉村振興示范縣建設項目實施以來,引進 “長江蜜魁”“眾天7號”“眾天1293”等甜瓜新品種5個;集成標準化機械化建園、寬行密植、套種綠肥、水肥一體化、小分子肥應用等技術5項。
此外,以建設國際一流試驗基地為目標,鄭果所牽頭,高標準打造600畝蘭考綜合試驗站。目前,已經初步形成園區整體規劃,完成了100畝果樹和300畝綠肥的種植。
高養杰建議,蘭考蜜瓜產業發展首先應樹立大格局,瞄準供應內地和出口等高等消費群體,豐富品種供給,走優質化生產之路,大力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精品果供給,推動產業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其次,應建立支撐產業發展的科技服務平臺,開展不同單位間的科技合作,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強化協同創新,形成一體化綜合技術解決方案,同時推動科企合作,引導優勢科技資源向企業集聚。最后,要培育鄉村振興大品牌,強化品牌意識,高效開展“三品一標”建設,將蘭考蜜瓜產業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農業領域的重要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