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2023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在南京舉辦,發布了《2023中國涉農企業創新報告》。報告顯示,我國涉農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突顯,連續四年創新指數穩步提高。2019—2022年涉農企業創新指數從46.85提高到48.11(滿分100)。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舉措。2022年12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構建梯次分明、分工協作、適度競爭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此次報告以中國上市涉農企業為評價對象,構建了包括創新投入能力、創新產出能力和創新環境三個層面的中國涉農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基于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報信息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數據庫企業專利數據,連續四年對我國上市涉農企業的創新能力現狀及變化進行評價。
報告提到,涉農企業研發投入不斷增加,逐步成為創新投入主體。2019—2022年涉農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從2.60%提高到2.75%。涉農企業尚未成為創新決策主體,但協同創新意識顯著提高。涉農企業尚未成為科研組織主體,最大短板在于高水平創新平臺缺失。
報告顯示,涉農企業的創新環境正在持續優化,國家支持力度不斷加強。2022年上市涉農企業“創新環境”得分(45.96)相比2021年增長了11.23%。種業行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種業振興取得積極進展。2022年種業創新能力得分(58.39)在10個涉農子行業中排名第二,提升速度最快,“創新投入能力”(63.45)得分在所有子行業中排名第一,“創新環境”(60.92)排名第二。中央國有涉農企業是科技創新的引領者。2022年中央國有涉農企業創新指數(54.55),相比2021年增長了3.14%,穩居第一。
報告建議,強化涉農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通過制度設計突出涉農企業主體地位。對于大型涉農國有企業,以政府合作項目形式推動其參與投入應用基礎研究。對于民營涉農企業,考慮設置創新啟動資金、補貼等機制,大力扶助使其成為應用性創新主力軍。打造一批帶動性強的重大應用場景向企業開放。出臺農業創新聯合體指引和支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