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至1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云南農業大學等產學研10家單位在云南省楚雄州元謀縣組織召開“重大入侵物種綠色防控技術現場觀摩暨防控技術培訓會”。
活動圍繞番茄潛葉蛾和番茄重要病毒病等重大入侵物種綠色防控技術應用示范現場觀摩展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農業入侵生物擴張蔓延機制與高效防控技術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張桂芬研究員系統介紹了靶向番茄潛葉蛾的“推-拉”生態調控、生物-化學農藥復配高效滅除、性誘-迷向理化控制、高效生防菌誘導等技術要領和防控效果。靶向番茄重要病毒病,項目組集成了“精準檢測-免疫誘抗-無害化處理”的全鏈條防控方案。這些技術手段的集成和應用,對兩種重大入侵物種的綜合防效分別達到了70%和65%。
據悉,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番茄生產國。番茄年種植面積達114萬公頃,產量超過6800萬噸,產值達1600億元。番茄潛葉蛾和番茄重要病毒病是新近入侵我國的重大外來入侵物種,擴散蔓延速度快,防控形勢嚴峻,嚴重威脅我國番茄產業的健康發展。據此,農業農村部分別將其列入《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2023年11月)和《全國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單》(2024年9月),全面加強管控。2021年,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啟動初期,農業農村部發揮制度優勢,積極部署有組織科研計劃,率先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啟動“重大農業入侵生物擴張蔓延機制與高效防控技術研究”項目,支持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等10家國內優勢單位,聚焦番茄潛葉蛾和番茄重要病毒病等對象開展聯合攻關。項目實施4年來,累計發表科技論文70余篇,研發監測防控技術和設備50余項,形成防控中試產品14項,開展防控技術培訓70余場,核心技術產品示范面積達9000畝,輻射防控面積超過350萬畝次,挽回經濟損失達40億元,強有力地保障了我國番茄產業的健康生產。
與會領導和專家表示,本次活動較為全面地展示了兩種番茄重大入侵物種的高效防控技術成果,防控效果顯著,且符合綠色植保的發展理念。同時建議項目組要進一步凝練核心成果,集成熟化現有技術,加大推廣示范力度,讓好技術真正服務生產一線。項目首席科學家張桂芬研究員代表項目組感謝全體與會專家領導為項目組的全面把脈和提出的寶貴建議,并表示項目組將根據專家建議進一步凝練成果,落實落地各項考核指標,查漏補缺,確保明年項目課題順利結題。此外,活動還組織了兩種入侵物種的檢測監測與防控技術培訓,元謀縣農業農村局、植保植檢站,當地番茄制種企業和種植大戶等80余人參加了培訓。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劉萬才研究員、信息處副處長陸明紅研究員,中國農科院植保所萬方浩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張潤志研究員,云南農業大學副校長朱書生教授、科技處處長鄒豐才教授,楚雄州農業農村局局長代淳志,元謀縣副縣長鄭志學等領導和專家全程出席了活動。活動由云南農業大學科技處處長鄒豐才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