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一個時期以來科技界人才“帽子滿天飛”及科技教育界人才搶奪漸呈白熱化局面,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院士9日呼吁,要改變目前人才評價中“以帽取人”的不良傾向,建立一個符合人才發展規律的評價機制,既要看“帽子”,更要看“里子”。他是在正在此間召開的中國農科院人才工作推進會上說這番話的。
唐華俊表示,前幾年,許多大學、特別是經濟實力較強的東南部大學憑借其雄厚財力,在全國掀起了搶奪人才的大戰;近年來,二三線城市也加入其中,人才大戰呈現白熱化態勢。在此大勢下,中國農科院人才發展體制機制還不完善,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的激勵機制還不健全,仍然需要通過出臺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
關于人才評價,唐華俊指出,當前科研評價中以“帽子”論英雄,貼“永久牌”的不良傾向比較嚴重,人才總體趨于靜態評價。如何改變這種情況?他表示,關鍵是要堅持“唯才是舉”,不拘一格選拔和使用人才。現在盛行的許多人才“帽子”,背景大多是為了延攬海內外學界精英、培養造就高水平學科帶頭人而實施的重大人才工程或項目計劃;這些人才“帽子”在科研評價中受到各方重視,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人才評價具有復雜性和特殊性,一味簡單地以“帽子”論英雄,勢必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要建立一個符合人才發展規律的人才評價機制,既要看“帽子”,更要看“里子”。這個“里子”就是人才當前的創新能力和未來的創新潛力,要堅持德才兼備,注重憑能力、實績和貢獻評價人才,真正做到“唯才是舉”“能上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