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4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肥料與施肥技術創新團隊研究發現,綠肥混播通過增加水稻根表鐵膜含量和促進土壤溶解性有機物改性,有利于阻控稻米鎘吸收。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環境研究》上。
綠肥是利用綠色植物體制成的肥料。不同科屬綠肥混播是增強稻田綠肥效應的常用技術,但是,綠肥混播后對鎘的阻控效果是否優于單播尚未明確。
論文通訊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曹衛東告訴記者,該研究發現,相比冬閑狀態,綠肥單播及混播處理均顯著降低了水稻不同部位鎘含量。其中,水稻籽粒鎘含量顯著降低76.6%—97.0%,相較于單播紫云英或油菜,紫云英-油菜-黑麥草混播降低水稻鎘含量的效果更好。
進一步研究發現,種植翻壓綠肥并采用混播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水稻根表的鐵膜含量,增加土壤中溶解性有機物的類腐殖質物質含量,能夠更有效地阻控水稻對鎘的吸收。
“這意味著,施用綠肥是安全利用鎘污染土壤的有效措施,且綠肥混播阻控稻米吸收鎘的效果更強。該研究成果為南方鎘污染稻田利用綠肥安全生產稻米提供技術和理論支撐。”曹衛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