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公眾科學開放日:
[中國科學報]說說遷飛昆蟲那些事
發(fā)布時間:2019-07-02
|來源: 中國科學報 2019年7月2日|作者:李晨
王桂榮在國家重點實驗室指導(dǎo)觀察黏蟲。李麗穎攝
草地貪夜蛾長什么樣?黏蟲怎么羽化?昆蟲如何進食?溫度、光照、食物密度怎樣影響昆蟲遷飛行為?對研究植物保護的科學家來說,昆蟲的趣事非常多。
6月29日,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以下簡稱植保所)和植物病蟲害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辦第七期公眾科學開放日活動,讓公眾近距離了解草地貪夜蛾和遷飛昆蟲的那些事。
“植保所和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國家公益性科研機構(gòu),對科普宣傳教育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植物病蟲害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桂榮研究員說。
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觀者通過昆蟲體視鏡,近距離觀察識別不同蟲態(tài)的黏蟲。他們認真聽講,親自動手操作顯微鏡,仔細觀察并積極提問。
在科普講座中,糧食作物害蟲創(chuàng)新工程團隊首席科學家王振營研究員做了《草地貪夜蛾是一種什么昆蟲》的講座,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草地貪夜娥的識別鑒定、入侵傳播途徑、發(fā)生危害特點和影響國家糧食生產(chǎn)的嚴重性。尤其是草地貪夜蛾識別鑒定部分,受到參與者的熱烈響應(yīng)。
副研究員張蕾做了《遷飛昆蟲那些事兒》的科普講座。她用生動的視頻、有趣的動畫、豐富的圖片、現(xiàn)場互動提問等方式,將昆蟲遷飛的科學知識融入到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之中。同時,她還介紹了我國主要遷飛昆蟲的遷飛特點和危害特性,以及植保所對遷飛昆蟲的研究歷史,讓聽眾了解研究遷飛害蟲的必要性和意義。
科研人員還帶領(lǐng)參觀者觀看昆蟲取食、羽化視頻,與昆蟲近距離接觸,讓大家了解了黏蟲短暫而神奇的一生。
植保所副所長沈銀書表示,希望通過系列科普活動的開展,力爭建成服務(wù)于中小學生的科普教育基地。
打印本頁
關(guān)閉本頁
院網(wǎng)信息發(fā)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tài)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chǎn)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yōu)勢脲酶結(jié)構(gòu)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揎椪{(diào)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diào)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zhì)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dǎo)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