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 田間地頭察旱情 一線指導開良方
江西、四川、重慶、湖北、安徽等5省市連續多日無有效降水,農作物遭受嚴重干旱。據氣象部門預測,未來多日仍無有效降水,旱情會進一步加重。按照農業農村部部署,中國農科院緊急成立由玉米、水稻、大豆、抗旱、植保等領域的30余名專家組成的5個專家組,下沉5省市受災一線開展調研指導和科技服務,支撐保障5省市秋糧生產,助力農業農村防災減災、打贏秋糧豐收保衛戰。
8月14日上午,專家組成員與江西省農業農村廳進行了旱情研判座談,分析了高溫熱害對長江中下游地區中晚稻生長的影響。8月中旬以來,江西贛中北地區仍維持高溫少雨的天氣,旱情發展較快。隨著高溫少雨天氣持續,水庫蓄水量在快速消耗,部分山塘、小水庫也可能在近期接近死水位。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方福平表示,旱情正呈發展和蔓延之勢,這將對當前正處于穗分化-抽穗期的中稻以及再生稻再生芽的萌發產生較大影響。同時,如果旱情持續發展,部分地區的油菜播種也將受到較大影響。
14日下午,專家組深入江西瑞昌市范鎮和橫港鎮,實地調研了范鎮陡崗村、橫港鎮遠景村等地一季中稻和再生稻田間長勢,并與種糧大戶座談交流。瑞昌市旱情較為嚴重,高溫干旱持續時間長,干旱高溫疊加危害大,部分山塘水庫干涸見底,提灌抗旱設施不足。如范鎮陡崗村水稻正處抽穗揚花期,因附近無水源,只能從數公里外分級提水,面臨嚴重減產或絕收風險。專家組提出技術建議,千方百計保水源、灌深水,在保水源、增水源、灌深水的基礎上,適當噴施磷酸二氫鉀,提高植株對高溫的抗性。
8月15日,專家組對四川資陽市雁江區丹山鎮等地進行秋糧作物旱情實地調研,并提出穩糧保產措施。資陽市是川中丘陵區農業的代表,6月下旬以來,出現了時間長、強度大的晴熱高溫天氣,降雨持續偏少。針對這一情況,專家組建議,積極開辟灌溉降溫水源,采取節水灌溉技術,在有水源和灌溉設施的地方,采用滴灌、微噴灌、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進行補灌。同時,合理施肥,控制群體,增強抗逆能力,加強病蟲害精準防控。在確定絕收的部分地區,更換生育周期短、抗旱能力強的秋糧作物。
8月16日,專家組來到重慶潼南區臥佛鎮、塘壩鎮水稻生產片以及晚熟桃、花椒等特色經濟作物基地,查看了苗情、墑情,了解掌握病蟲害防控及搶收情況,現場給出了采取秸稈覆蓋保墑、無人機噴施葉面肥等綜合技術的意見,實現最大限度保住農業產量。針對潼南區實際情況,專家組陳昶、朱練峰、岳現錄3位研究員分別從病蟲害防治、秋糧適宜種子的選擇、縣域產業科學規劃等方面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潼南水稻、玉米等主要農作物在干旱期前灌漿結實,產量影響較小,只有5%的水稻尚未收割完成,接下來要抓緊收割,實現顆粒歸倉;要警惕干旱可能對經果產業后續發展帶來長期影響,特別注重產業科學規劃,統籌涉農項目進一步推動產業升級,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支撐,提高產業抵御干旱等自然災害能力和綜合生產能力。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