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中國農科院“第四屆農科開放日”在北京啟動。本屆“農科開放日”以“心懷國之大者 科技服務生活”為主題,聚焦種子、耕地、生物安全、農機裝備、綠色低碳、農村發展等重點領域。活動現場還展出了眾多農業科技新成果,米面油、肉蛋奶,花果茶、棉麻日用品等,全方位展現了中國農科院科技支撐農業穩產保供取得的豐碩成果。
中國農科院院長吳孔明
中國農科院院長吳孔明指出,中國農科院長期堅持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兩手抓。一方面團結帶領全國農業科研力量,在重大科技攻關、重大成果推廣應用等方面不斷取得優異成績;另一方面組織專家走到田間地頭,為農民和基層農技工作者送去急需的農業科學知識、先進的種植養殖加工技術,傳播農業科技信息,播撒科學種子,不斷提高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
吳孔明強調,科技創新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而良好的科普是營造良好環境、促進科技創新的關鍵。今年,中國農科院克服疫情影響,繼續開展“農科開放日”線下科普活動,就是要堅持履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社會責任,通過“農科開放日”等科普活動,傳播科學知識,示范科學方法,倡導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厚植科技創新土壤,推動國民科學素質不斷提升。
啟動儀式上,中國農科院院長吳孔明,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張合成,中國科協科普部副部長龐曉東、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孫法軍為記者代表頒發了“農科護照”,吳孔明、張合成為護照蓋章。希望通過新聞宣傳和網絡直播,帶領社會公眾一起“云游”農科開放日,讓更多的群眾了解并參與到農科開放日活動當中。
啟動儀式后,全國35個院屬單位結合自身研究特色,開展科普解讀、動手實驗、耕作體驗等百余項豐富多彩、妙趣橫生的活動,邀請社會公眾走進實驗室、試驗田、種質庫等重要農業科研設施,讓大家近距離感受農業科技的神奇與魅力,激發大家對農業科學的興趣和熱情,在青少年的心里播撒下農業科技的種子。
據了解,中國農科院“農科開放日”自2019年設立以來,每年舉辦一屆。“農科開放日”作為中國農科院的品牌活動,已經成為公眾了解農業科技進展、探索科學發現的重要渠道,成為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知識的重要平臺,前三屆共吸引超過900余萬大中小學生、社區居民、農民等社會公眾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走進國家農業科研殿堂,見證農業科技匯聚起的磅礴力量,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歡迎與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