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菜遺傳育種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克隆了油菜裂角抗性基因,并揭示了該基因調節油菜角果內皮層enb細胞的抗性分子遺傳機制。該研究為油菜裂角抗性育種提供了新途徑,為分子選育抗裂角親本材料提供了理論支撐,對于其他十字花科和雙子葉作物的抗裂角機制應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該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實驗植物學雜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上。
裂角抗性基因BnSHP1.A9對油菜角果內皮層enb細胞的調節
據胡瓊研究員介紹,由于油菜成熟時易裂角導致機械化收獲產量損失較大,而在黃熟期搶天收獲又致使菜籽品質下降,含油量降低,葉綠素含量提高。因此,提高抗裂角性是近年來油菜品種改良的主要目標。該團隊從抗性資源的評價方法,抗性種質資源的鑒定和篩選,以及該性狀的遺傳控制結構基礎出發,鑒定出特異裂角抗性基因BnSHP1.A9,并發現BnSHP1.A9的啟動子區上游序列一個高度甲基化的類Copia反轉錄轉座子插入抑制了該基因的表達,從而導致油菜裂角抗性提高。
據了解,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等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