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王丹莉 記者范建)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潘登科副研究員領導的科研團隊,日前成功研制出4頭敲除α1,3-半乳糖基轉移酶單等位基因的近交系五指山小型豬,通過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分子鑒定。這是我國第一例敲除超急性免疫排斥基因的異種器官移植豬,使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少數幾個獲得成功的國家之一。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所長時建忠介紹,此次獲得的異種器官移植豬是我國培育的實驗用近交系五指山小型豬,小型豬在解剖、生理結構、代謝機制、器官發育等多方面與人更為相近,被公認是人類異種器官移植供體首選。近交系豬具有基因高度純合、遺傳性狀穩定、表型均一和遺傳背景清楚等優點,有助于異種器官移植臨床前試驗研究。
豬器官移植給人的一個首要障礙是產生超急性免疫排斥反應,豬體內的α1,3-半乳糖基轉移酶基因所產生的α1,3-半乳糖表位是引起超急性免疫排斥的主要因素,潘登科實驗室采用體細胞基因敲除和克隆技術,獲得抗超急性免疫排斥的體細胞克隆豬。該研究獲得了中央級科研院所基本業務費專項的資助,得到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陳紅星研究員及南方醫科大學基因工程研究所、北京市畜牧獸醫總站和北京安定種豬場等的協助。
著名小型豬專家馮書堂教授說,我國每年約有150萬人需要進行器官移植,但每年僅1萬人左右能夠得到移植治療,異種器官移植是解決器官短缺的有效手段。此次基因敲除豬的成功,為我國創建抗超急性排斥反應的器官移植豬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有助于加速我國異種器官移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