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2021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發布了《2021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報告》。
據介紹,依據“前沿引領、開創卓越、重大突破”的原則,經初選、專家評審及推薦、綜合遴選等過程,選出10項能夠充分代表2020年度我國農業基礎研究領域取得引領性、開拓性、突破性重大進展。
農業科學基礎研究的重大進展,是驅動農業農村科技創新的原動力,是我國農業科技搶占世界制高點、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的堅實基礎。
10項重大進展充分體現了我國在作物、園藝、獸醫等學科領域的領跑地位,主要涵蓋了包括基因組學、重要功能基因解析、重大病蟲害災變機制、動物胚胎發育、動物新冠病毒感染和傳播、作物栽培耕作等研究領域。
在作物基因組學領域,首次繪制了大豆圖形結構泛基因組、構建了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在重要功能基因領域,發現了水稻產量和氮高效利用協同調控新機制、發掘了小麥抗赤霉病主效新基因、揭示了豆科植物根瘤發生的分子調控機理等。在重大病蟲害災變機制領域,解析了昆蟲激素介導小菜蛾Bt抗性機制,發現了植物抵御病毒的關鍵免疫蛋白。在作物栽培領域,總結出中國和歐洲兩種農作物間套作增產模式。在動物生物學領域,首次解析了豬早期胚胎染色質三維構象,揭示了不同動物對新冠病毒易感性差異。
這些研究為主要農作物的分子設計育種和綠色高效品種選育、生豬育種、為培育新型廣譜抗病毒作物、研發新冠肺炎疫苗、研制Bt生物技術產品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推動我國農業科技由局部創新向“自主基因、自主技術、自主品種、自主產品”的整體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