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瀉病毒(BVDV)核酸標準物質。中國農科院特產所供圖
2月18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稱,新冠肺炎疫苗研發在武漢、北京等地緊鑼密鼓地推進。滅活疫苗的研發正在進行病毒培養,重組基因工程疫苗研發已完成基因序列的合成。
19日,《中國科學報》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以下簡稱特產所)獲悉,該所研制的“牛病毒性腹瀉病毒(BVDV)核酸標準物質”(以下簡稱BVDV標準物質)可用于疫苗研發過程中牛血清外源病毒BVDV的檢測。日前,BVDV標準物質已獲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頒發的標準物質定級證書。
“這項成果填補了牛病毒性腹瀉病毒標準物質的空白,更為當前新冠肺炎疫苗研發中,外源病毒BVDV的檢測提供了重要的科研保障。” 特產所特種動物病原與免疫團隊研究員郭利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說。
標準物質是一種已經確定了具有一個或多個足夠均勻的特性值的物質或材料。“它就好像一把尺子,在分析測量行業中用于校準儀器、裝置、分析方法、人員操作水平等,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郭利說,核酸的標準物質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在研究過程當中,每一個環節都可溯源。
有了標準物質,就可以對實驗和研究過程進行質量控制。“盡管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人做研究,但有了統一的標準,結論就可以得到公認。”郭利說。
疫苗的研發過程需要進行大量的精細分析測量工作,而且任何需要利用細胞的疫苗研發都會用到牛血清。因此,“干凈無外源病毒的血清是疫苗研發的物質基礎,潔凈血清作為培養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株細菌的培養基,進行外源病毒的檢測非常重要,是疫苗研發過程的關鍵指標之一。”郭利說。
郭利告訴《中國科學報》,牛病毒性腹瀉病毒不是一種人畜共患病的病毒,但卻是影響養牛業發展的重要病毒,在全世界范圍流行,可以造成牛的呼吸道疾病綜合癥,可存在病牛血清中,國內外均有牛的血清中分離得到該病毒的報道。攜帶這種病毒的牛很多處于隱性感染狀態,成年牛往往癥狀不明顯,甚至無癥狀。攜帶病毒的母牛可通過胎盤轉播給犢牛,所以,對疫苗研制所用的牛血清進行牛病毒性腹瀉病毒檢測非常重要。
“疫苗研制過程中只能有目標病毒存在,例如新冠肺炎病毒等,而不能有其他的外源病毒,比如BVDV這種病毒存在。”郭利說。
然而此前,我國乃至全球尚無BVDV標準物質可供使用。
“對牛血清里的BVDV檢測往往是各研究單位自己做的,這就面臨著準確性和統一性的問題。”為了解決標準問題,同時也由于對BVDV這個病毒的逐漸深入了解,依托“十三五”重點研發項目,郭利所在團隊從2018年開始研發BVDV標準物質。“研究這個標準物質確實很難,所以這也是起步晚的原因之一。同時,由于很難,做這個研究的人目前也非常少。”
經過兩年多時間,他們的團隊終于成功研制出BVDV標準物質。“正好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斗中,盡快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打贏疫情防控戰爭的重中之重。”郭利感到,作為科研人員,應該想辦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她所在的特產所,作為國家級科研單位,當機立斷與合作單位一起,多方位聯系了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等相關單位,無償捐獻此項科研成果,用以支持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研制過程中血清外源病毒的檢測,以及用于疫苗研制過程中排查BVDV外源病毒檢定中的牛血清核酸檢測等工作,并時刻準備著提供一切必要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