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事關農村長遠發展的長期而又復雜的工程,如何才能把這項工作做好,在這一年里有哪些工作值得梳理和總結?就此,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姜文來接受了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
從文件到規劃已邁出關鍵步伐
中國經濟時報:中央一號文件出臺至今,一年時間即將過去,各地執行情況如何?如何才能給三農問題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姜文來:自從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中央到地方都積極動了起來,認真調查研究,做好這項工作,做頂層設計。從中央層面來看,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規劃對全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進行了頂層設計,是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總抓手,凝聚了黨、政府在新時代“三農”問題的智慧。
各地按照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結合自己的實際,出臺了自己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如山東省2018年5月在全國率先出臺了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的《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并專門針對五個振興推出了五個實施方案。山東各地市也相繼出臺了市級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區縣正在組織編制相應的規劃。
中國經濟時報:通過近一年的實施推進,農村有哪些新變化?農民有什么新感受?如何量化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的成效?
姜文來:我國真正的鄉村振興戰略剛剛提出一年,但針對我國“三農”問題,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將“三農”問題作為黨的工作的重中之重,“三農”工作一直在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不是始于去年,而是始于國家對“三農”工作高度重視。鄉村振興工作戰略實施以后,“三農”工作有了總抓手,農村的工作更加圍繞鄉村振興而展開。農村也出現了新的變化。首先是精神層面的變化,農民感覺到黨和政府對鄉村更加重視,讓農民對鄉村的希望增加了,更有自信。社會上感覺到鄉村是一片熱土,擁有無窮的寶藏,將目光和資金向鄉村轉移趨勢明顯。相關部委、干部深入農村調研多了,讓農民感覺到鄉村振興是動真格的,不是文件上的振興。農民的幸福感、自信感和獲得感比以前更加強烈,看到了希望,也有了自身動力。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成效評估,不是指標上有多漂亮,而是農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是否更好,這是衡量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指標,將來在設計指標的時候,要更多地圍繞農民幸福感和獲得感這兩項指標進行,尊重農民的意愿,這樣才更真實更可靠。
圍繞“五大”振興逐一破解難題
中國經濟時報:我國農村基礎比較薄弱,而鄉村振興戰略又是個長期而復雜的發展戰略,涉及方方面面,一些地方在推進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難題?下一步應如何破解?
姜文來:鄉村振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伴隨著城市的發展而發展,是一個長久的話題。在這復雜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方方面面。主要歸結為產業、人才、組織、文化和生態振興問題。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沒有一個讓鄉村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鄉村振興無從談起,找到切合自身情況的產業至關重要,面臨的重要問題是產業同一化,扎堆發展,為產業發展埋下隱患;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沒有鄉村振興所需要的人才,產業發展也不能推進,這是鄉村振興的瓶頸,目前鄉村的各種條件對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內生的人才脫離農村現象嚴重;組織是鄉村振興的領頭雁,先進的組織可以讓鄉村振興按機制持續下去,目前鄉村振興組織比較薄弱,號召力不強,組織再造復雜需要時日;文化是鄉村振興的紐帶,是鄉村自身存在的長久的基因,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交織,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面臨著消亡,如何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適應新時代,任重道遠;生態是鄉村振興的根基,也是鄉村富有的財富,鄉村發展和生態環境矛盾尖銳在一些鄉村表現突出,如何化解這種沖突,走農業綠色發展之路舉步維艱。
上述問題要一一破解,按照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部署去實施,同時通過黨建的建設,去引領鄉村振興,讓黨建發揮更大的作用。
將生態環境承載力作為建設的底線
中國經濟時報:鄉村振興戰略事關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在今后發展中要注意哪些問題?如何避免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如何防止發展過程中資源浪費、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姜文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是一項惠民的戰略,要將其落實到實處,讓農民成為真正的受益者,要防止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出現。要努力避免那些華而不實,表面富麗堂皇的亮眼工程,而實際上農民受不到多少實惠,甚至出現受害者的情況出現。鄉村振興過程中要加強監督,注重農民參與,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從群眾中來,再到群眾中去。根據鄉村的實際做好頂層設計,該并村的并村,該重點發展的村就重點發展,既要注重均衡發展,同時也要避免撒胡椒面。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將生態環境承載力作為建設的底線,如以水定地、以水定產業、以水定規模,防止邊建設邊破壞。對于搞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的,毫不手軟地進行處理,盡可能將其消滅在萌芽之中。
中國經濟時報:以往一些發展戰略剛推行時大家熱情很高,轟轟烈烈,過后就不了了之,那么,鄉村振興戰略會否出現這種情況?如何防止虎頭蛇尾現象發生?
姜文來:鄉村振興戰略不會出現虎頭蛇尾的情況。因為它是一個長期的戰略,國家對“三農”問題高度關注,農村工作都圍繞著這個中心展開,國家相關部門有相應的機構在開展這項工作,這樣的現象發生的概率較低。
中國經濟時報:您認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頂層設計著重點是什么?要把握哪些核心原則問題。同時,要如何因地制宜扶持當地可持續增長的產業?
姜文來:鄉村振興戰略頂層設計是分層次的,如國家層次、省級層次、地市及縣級層次,每個層次鄉村振興戰略都是頂層設計。上一級的頂層設計重點是在目標、指導思想、區域發展方向、“五個振興”實現路徑、政策保障等宏觀設計上下功夫,注重宏觀管理、政策導向和資金傾斜等層次,越下面的頂層設計越接地氣,越具有可操作性。核心原則問題是通過可持續綠色發展,解決農村在現代社會發展中的短板問題,迅速補上這塊短板,增加農民收入,增加農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