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靈玲在試驗田
李澤君在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供圖
本報訊 日前,全國首屆“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名單”公布,共有30名青年科技才俊獲此殊榮。其中,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李澤君、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魏靈玲入選榜單。
李澤君長期從事禽傳染病研究,先后承擔科技部、自然基金和省部級課題10余項,對H5N1亞型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遺傳演化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我國H5N1亞型禽流感病毒基因的復雜性和抗原在一定時期內的相對穩定性,發現了NS1蛋白149位氨基酸殘基與禽流感病毒對雞的致病性直接相關,確定了PB2蛋白上701位氨基酸是決定禽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動物的關鍵氨基酸殘基,部分揭示了禽流感病毒傳播的分子機制,這些研究成果獲得了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10年,一種新發的未知傳染病導致我國蛋鴨產蛋下降甚至絕產,給水禽養殖業帶來了巨大損失。李澤君帶領團隊深入養殖一線,采集大量發病鴨樣品,經過無數次失敗,在國內率先分離鑒定出引起鴨產蛋下降和死亡的新病毒——鴨坦布蘇病毒,并成功培育出鴨坦布蘇病毒弱毒株,為新發鴨坦布蘇病毒病的快速診斷與預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魏靈玲多年來一直從事設施園藝環境工程方面的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先后主持參與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20余項,在“植物工廠”“LED節能光源農業應用”“植物水耕栽培工程”等領域已經成長為國內外較有影響的年輕專家。她還積極將科技成果推廣到全國各地,甚至推廣到美國、日本、荷蘭等一些發達國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魏靈玲先后獲得國家授權專利26項,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的“都市型設施園藝栽培模式創新及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為我國設施園藝科技水平的提升和成果轉化作出了積極貢獻。
據悉,本次評選是2014年4月23日正式啟動,以“投身創新驅動科技點亮青春”為主題,在團中央和全國青聯指導下,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與中國青年報社共同主辦,中科網協辦。
“青年科技工作者最有朝氣、最富活力,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生力軍。如何激發科技工作者創新活力,讓創新成為推動經濟發展新引擎,已成為科技體制改革過程中的關鍵性問題。”主辦方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樹立起一批切實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相結合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榜樣,弘揚科學精神,進一步營造尊重人才、鼓勵創新的氛圍,讓更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增強信心和動力,全身心投入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中來。(方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