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肉價、蛋價紛紛上漲,蔬菜價格會不會漲呢?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9月17日,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平均價格為4.69元/公斤,比上一日下降1.1%。價格降幅前五名的油菜、蔥頭、南瓜、韭菜和蒜苔,降幅分別為4.9%、4.3%、3.2%、3.1%和2.7%。2020年第37周(2020年9月7日—2020年9月13日),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周均價每公斤4.82元,環比跌2.2%。
中秋、國慶雙節臨近,全國蔬菜價格為何總體呈下跌趨勢呢?就此,記者采訪了業內專家。
“9月份,全國蔬菜價格轉入季節性下行階段。”農業部蔬菜市場監測預警首席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副所長孔繁濤研究員說。以9月7日至9月13日為例,農業農村部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中,有17種價格下跌。其中,油菜環比下跌10.5%,黃瓜、生菜、西葫蘆、大白菜和菠菜環比分別下跌7.8%、7.6%、6.7%、6.3%和5.6%。
近期蔬菜價格顯著回落,與之前的上漲也有一定的關系。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晶告訴記者,今年2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蔬菜價格創近10年最高記錄。3月份以后,蔬菜價格季節性回落。一般6月份是全年菜價的最低點,七八月份“夏淡”時菜價開始進入上行區間。今年蔬菜生產“夏淡”期略有提前。6月份,農業農村部監測的28種蔬菜全國平均批發價每公斤4.03元,環比漲3.3%;7月份,全國平均批發價為每公斤4.28 元,環比上漲6.2%。8月份,蔬菜價格繼續上漲。農業農村部監測的28種蔬菜,8月份全國平均批發價為每公斤4.62元,環比上漲7.9%,同比上漲11.9%。分品種看,有20種環比價格上漲,下跌的只有8種,其中漲幅超過20%的有黃瓜(36.4%)和菠菜(26.0%)。關于8月份菜價持續上行的原因,張晶認為主要有三個:一是蔬菜生產進入換茬期,部分品種上市量有所減少,且處于上市初期的品種價格相對較高;二是受洪災影響,南方部分產區蔬菜生產流通完全恢復還需一定時間;三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效顯著,全國復工復產,團體消費增加,消費趨旺。
“2020年第37周,農業農村部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周均價雖然環比下跌2.2%,但同比仍然高22.0%。”張晶認為,今年菜價總體高于去年,主要原因一是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時,蔬菜播種、育苗及定植受到一定影響,冷涼地區蔬菜種植面積總體同比略減;二是6月份以來,南方暴雨范圍廣過程雨量大極端性強,多地降雨量破歷史紀錄,農作物受災嚴重,而6月下旬北方夏菜主產區如河北、山東多地發生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均對夏季露地蔬菜生產供應產生階段性不利影響。
對消費者而言,好消息也有不少。據中國蔬菜協會監測,8月份全國蔬菜主產區重點監測點播種面積同比小幅增加。9月份隨著汛期的結束,全國大部分地區水熱條件總體有利于蔬菜增產,且受災地區蔬菜生產逐步恢復,各地補種的速生葉菜也將開始大量上市。后期秋茬蔬菜進入采收旺季,蔬菜供應水平將進一步提高。此外,鑒于前期菜價整體高企,菜農擴種積極,部分品種秋冬蔬菜定植面積有所增加。以廣東為例,廣東省農業監測體系數據顯示,茄果類蔬菜8月份種植面積同比普遍增加,其中苦瓜、茄子同比增幅超過30%。
張晶預計,短期內,隨全國大中小學開學、企業復工復產,團體消費旺盛,加上中秋、國慶雙節拉動影響,菜價下行空間雖然有限,但后期將逐步回落至常年同期水平。尤其是茄果類和大白菜、白蘿卜等耐儲蔬菜價格將沖高回落,個別品種價格波動幅度可能偏大。后期全國蔬菜供應有保障,菜價將進入季節性下行區間。